![]() ![]() 黄伟雄 ![]() ![]() 作为一个长期扎根于农村的摄影人,我喜欢用“会说话”的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身边普通老百姓对潮汕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我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乡亲们的情感。我经常到历史文化厚重、人气很旺的地方,抓取具有时代典型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瞬间。在我看来,最好的风景就在身边。 ![]() ![]() 《乡村盛事》 ![]() ![]() 不少人认识我,都源于2009年我拍摄的《乡村盛事》这张照片。作品当年获得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文化艺术类金奖,同时刊登于《中国摄影报》头版。那一刻,与世界各地的摄影人共享潮汕民俗文化的魅力,我感到激动的同时,更加认识到一名摄影人的担当与责任。 《乡村盛事》 拍摄《乡村盛事》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那是2008年12月3日的晚上,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政府“送电影”到了百姓家门口。这场露天电影让人们再次聚集在银幕前,久违的喧闹让我十分动容,那一刻我就想把这个晚上“定格”下来。为了确保成像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整个人趴在银幕后的泥土地上,将两只手臂作为 “支架”,“守”了很长的时间。我把充满乡土气息的竹子和丛生的草木,以及银幕及故事里的角色作为前景,以低机位向上拍,使现场的人物动态和若隐若现的乡村民居等细节凸显出来,终于拍摄到这张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照片。 ![]() 《乡村电影》 《好日子》 《幸福时光》 ![]() 我知道,露天电影已成为封存于很多人心底的情感记忆。《乡村盛事》出现在国际大平台上,能唤醒海外华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记忆,感叹家乡至今还保留这种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家乡的亲切感,从而更愿意为家乡做贡献。每每看到这张照片,我总是感慨万千,我想我有义务、有责任用镜头去发掘、抢救各民族濒临消逝的民俗世象,做时代的见证者,定格历史、捕捉美丽、表达情感。多年来,我总习惯用镜头记录乡村在历史潮流中发生的微妙变化,用摄影的语言向外界展现乡村新旧文化交替的基本现象。我拍摄了大量人文纪实摄影作品,其中《乡村电影》入选广东省第22届摄影展览、《好日子》获得广东省第十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摄影铜奖、《幸福时光》获得“幸福广东”摄影大赛优秀奖。 ![]() ![]() ![]()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我是生活在潮南乡镇基层的摄影人,更应有社会责任感和爱乡意识,自觉承担起记录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迁、捍卫本土文化、讲好潮南故事的义务。摄影人应“心怀天下”又“立足根本”,运用自身积累的见解,对潮汕风物、乡土人文进行选题立意,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地方特色和长久生命力的作品,我认为这才是本地摄影创作的真正出路。当某一天回望这些时光碎片的时候,希望能从中阅读到历史变迁中的某些片段,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