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看见英歌舞--四见古乐音

2025-2-7 15:36| 发布者:蓝色河畔| 查看:1772| 评论:0|来自:南海潮风

摘要:看见英歌舞——四见古乐音MEET YINGGE# 01 英歌槌英歌槌,是英歌的“灵魂”。英歌槌直径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较细。长度因队伍风格差异多在35到58厘米之间,多为黑红两色,两端一般装饰有太极图案。在表演中,表 ...

看见英歌舞——四见古乐音

MEET YINGGE




# 01 英歌槌


英歌槌,是英歌的“灵魂”。

英歌槌直径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较细。长度因队伍风格差异多在35到58厘米之间,多为黑红两色,两端一般装饰有太极图案。在表演中,表演者双手持英歌槌,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海螺号和吆喝声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边走边舞。节奏强烈,随着舞步的起伏,英歌槌相互撞击发出清晰有力的声响,表演队伍中整齐划一的击打声,既使英歌舞的表演富有气势,也是英歌舞的一大特色。英歌槌的槌法多样,有“单槌花”“双槌花”“冲槌”“背槌”“击槌”等。

英歌舞的起源很大程度与农忙生活有关,因此英歌舞中的许多舞步也与农民的活动相关。例如,英歌槌在表演中就经常作为模拟道具,在模拟农活的舞步中,英歌槌就可以作为插秧的秧苗。



# 02 手鼓


手鼓,顾名思义,是由英歌舞表演者手持的小鼓,短圆柱形,有握把,直径15厘米左右,外观涂以红绿黑各色。配有长约30厘米的鼓槌,其下端有彩色飘带。

在英歌舞表演中,手鼓不仅作为一种乐器,更是融入英歌舞的舞步中,表演者用手拍击手鼓,并随着鼓声灵活变换各类队形。

# 03

除了英歌槌和手鼓,英歌舞的表演中还有其他乐器的加持。

大鼓,直径约60厘米,多为木框牛皮制。英歌舞的角色大多取材自水浒传,而司大鼓的扮演者多为宋江。除了手鼓与大鼓,英歌舞中还有中鼓。中鼓,直径约50厘米,其他与大鼓类同。鼓手一般将其绑在自己的身上。

图中左上为锣,也是英歌舞乐器之一,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英歌中将锣分为:钦仔,铜制锣,潮属特有乐器;大锣,即苏锣,潮人又称为“肚脐锣”;云锣,即月锣。

图中右上为钹,亦称“小镲”,英歌舞中常见为铙钹,亦称“水镲”。除此之外,还有螺号,海螺号。牛角号,声音洪亮。


在锣鼓的配合,使得英歌舞的表演气势磅礴,震撼人心:“锣鼓响,心蓬浅”描绘的就是英歌舞带来的那种群情昂奋、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英歌锣鼓一响,那锵锵锣鼓声,与感召力极强的螺号声、舞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气吞山河。

英歌舞处,锣鼓声起!在一件件乐器的加持下,英歌舞表演更为精彩纷呈、鲜活有力、激情澎湃!

排版 l 任莉君

图片 | 崔骞尹 尹柯力 林泽铠

文案 | 任莉君

指导老师 | 周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