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全区各校教学交流,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2024年12月10日上午,在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开展“聚焦‘双新’高考 探索‘三新’课堂”为主题的化学学科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活动由澄海区化学教研员主持,区高三级化学科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 ![]() 活动开始是观摩澄海苏北中学陈丹阳老师的公开课《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本节课采用学生课前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将课堂从45分钟向外延伸,用非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自主选择运用两理论能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课堂上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对两理论进行统一,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型——形成方法、具备能力;最后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发现问题→形成方法、具备能力→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模式,为一轮以理论为基础的复习课提供复习模式。其中在解决问题环节,陈老师采用“旧题重做”形式,在课堂上通过抽样统计学生完成题目的正确率,对比复习前后相同题目的正确率,使学生感受模型的运用带来的便利,形成有序学习意识。 ![]() 接着由区化学教研员主持评课研讨活动。首先由陈丹阳老师介绍《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随后区内各兄弟校的老师们进行评课交流。评课老师们对本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老师们认为本节课重视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两理论的统一,使其系统化,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还肯定课堂上教具的使用,认为既能服务于课堂,又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 研讨活动后,教研员金老师对整个评课活动进行精炼总结,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教学策略。金老师在该课的基础上,对选择性必修2模块的一轮复习进行指导,提出应从“构成线”和“结构-性质关系线”进行复习,并指出应多进行不同板块知识的融合,使高三一轮复习更有价值和针对性。 ![]() 此次活动给“双新”高考和“三新”课堂的建设搭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对进一步提升“双新”、“三新”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 (教学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