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汕头新闻 网信汕头 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报道汕头:“一江白练”美景重现

2023-6-10 17:02|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4553| 评论:0

摘要:图③:广东汕头市练江水质清澈,宛如白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新时代十年, ...

图③:广东汕头市练江水质清澈,宛如白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新时代十年,我国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2022年达到了87.9%,水质总体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新征程上,全党全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以来,全国地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近日,人民日报采访报道多地水岸同治的生动实践,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其中就提到我市练江治理成果。

  广东汕头练江

  “一江白练”美景重现

  站在练江海门湾桥闸眺望,江面开阔,清波荡漾。环境监测数据表明,练江水质持续改善。

  练江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母亲河。上世纪90年代,流域服装印染产业高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问题突出,练江一度污染严重。从2010年开始,当地政府编制实施练江治理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理目标没有实现。

  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练江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汕头市下决心以超常规举措全力攻坚,推进练江水污染整治。

  “咬定目标不放松,直到水不黑不臭。”汕头市党政主要领导包干练江流域支流治理,驻点居住,现场办公。

  产业转型升级,污水有效处理。经过4年多攻坚,练江实现了从普遍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Ⅴ类、再提升至Ⅳ类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一江白练出汕头”的美景重现。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肯定练江大力治污,发生显著变化。练江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

  “练江生态恶化的原因在于发展方式粗放。汕头以练江治理倒逼发展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流域内纺织印染企业集聚园区生产,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以生态赋能经济的治污新路。”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说。

  近年来,汕头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422家,升级改造1778家。对练江流域产业园区外的183家印染企业实施停产,整合优化成174家上规模的印染企业,入园集中生产、集中治污。练江流域产能落后的“两高”企业全部淘汰退出。

  在潮南印染园区,印染企业入园后,产值从2017年的25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21亿元。2022年,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09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2%,成为汕头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

  雨污分流工程扎实推进,河水日渐干净清澈。“现在天井水和屋檐水汇集到雨水管,厕所水、厨房水和洗衣水进入污水管后集中处理。”潮阳区和舖社区村民陈楚忠说。

  目前,汕头已建成2座工业污水处理厂、13座生活污水处理厂、79座农村分散式一体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8万多吨/日;流域内514个自然村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累计建成污水管网9029公里,基本实现“污水不入河、雨水不进厂”。

  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潮阳区凤壶村村民陈楚娟说,练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获得感满满,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沿江居住的村民自发组织“河小青”护河志愿队、垃圾分类志愿队,积极参与练江生态环境保护。



编辑:蔡梓泓

校对:林俊晓

审核:陈群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