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海上风机是如何屹立于海面的吗?
5月21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距离陆地约20公里的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现场,直击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沉桩工作,就此解开海上风电机屹立于海面的“秘密”。
上午10时,记者乘坐交通船从汕头市南澳县前江鹿仔坑码头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航行,抵达项目所在的勒门海域。
海上施工讲究“天时”,且粤东海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风浪大,因此每一个窗口期都十分珍贵。出海当天,天公作美,一望无际的海域,水面如镜倒映着天空和云层。在满眼尽是蓝色的世界里,红黄相间的浮吊船异常显眼,巨型机械吊臂平缓而稳定地“挥舞”。
当记者登上“巨杰3600”浮吊船,甲板上满是工人忙碌的身影,项目最后一根单桩沉桩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当中。
“一、二、三,起!”几名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合力固定挂钩上的吊索。重达1836吨、长96.1米的单桩“匍匐”在平台上,大高个的船员也被衬得渺小。
“粤东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往海底打下的单桩都要量身定制。”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亚波介绍,项目共包含54根单桩,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使用不同长度和直径的单桩,最短的91米,最长的达到103米,海底入泥部分50多米,海水浸泡部分20多米,露出海面的桩体也高达17米,相当于6层楼高。
从甲板上远望,四周海面上已经有数十根装有套笼的黄色桩体,海面下则是一根根像定海神针的单桩扎根海底,这些便是海上风机屹立于海面的“神器”。
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由华能汕头海上风电公司组织广东电力设计院、中交一航、天津港航、天津中北监理等单位共同参建。项目科学制定“一机一方案”,抢抓窗口期,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要求,及时总结每桩施工经验,强化沉桩施工安全技术管控,确保桩基各项指标达到优秀。
项目最后一根沉桩施工在当天下午3时半开始,经过紧张而漫长的十多个小时,于第二天凌晨1时36分完成沉桩。基础沉桩施工完成,为该项目加速进入风机吊装阶段、确保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粤东海域超大直径单桩沉桩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是汕头第二个顺利实现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建设规模约6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万吨,为粤东海上风电基地“新能源战场”再添力量,助力建设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谢嘉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谢嘉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