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第一个官督商办的 新式资本主义企业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新式资本主义企业,也是清政府“洋务运动”的重心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所办的第一个企业,经营内河、沿海、远洋多条航线。同治十一年十月三十日(1872年11月29日),招商局“伊敦”号轮船首航汕头港。翌年,招商局在汕头设立办事处。同治十二年(1873年)招商局已拥有4艘轮船,其中“永清”号和“利运”号往来上海、汕头等处。 同治十三年(1874年),招商局又增加“富有”号轮船行驶汕头港。光绪元年(1875年),招商局又相继在我国沿海设立12个办事处。 光绪八年(1882年),招商局拟在汕头建码头,因潮海关(英国人操纵)作梗,码头未能建成。光绪十四年(1888年)4月,两广总督张之洞支持招商局,指令“设轮船码头于汕头”,中间又遭挫折,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才建成。码头结构形式为木栈桥外加趸船,趸船长140英尺(折合42.67米)。早在1884年,招商局在汕成立仁和保险公司,并建立仓库。自轮船码头建成后,促进海运贸易的发展。为发展贸易需要,招商局先后于1890年、1893年、1899年、1901年在汕添造4大座栈房,专作本局轮船货物仓储。 《招商局拟在汕头设立码头案》 招商局汕头分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招商局汕头办事处改为国营招商局汕头分局,地址怀安街54号,抗战胜利后在怀安街56号。主要经营南港、北港各线海运。南港线包括香港、广州、南洋、新加坡、越南、泰国;北港线包括厦门、福州、上海、镇江、汉口、青岛、烟台、天津、营口、大连等港口。 光绪年间,由于汕头港远洋航线被国外轮船公司垄断,致使招商局汕头分局远洋海运贸易不景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轮船公司顾不得太平洋海运,汕头招商分局乘机扩展海运业务。一战结束后,欧洲各轮船公司又恢复战前的海运贸易业务,致使招商局又陷入困境。 1939年6月汕头沦陷后,日军控制汕头港进出口权,汕头招商分局被迫停止营业。抗战胜利后,汕头招商分局复业,办公地址在原怀安街56号(因成危房,后迁入港区招商分局仓库内)。固定资产计有木栈桥趸船码头1座,仓库5大座22间;地产约有61.7亩,在全国18个分局中列为第五位。 20世纪30年代,汕头商贸发展达到开埠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据《潮海关史料汇编》载:“1932至1937年各年往来外洋船舶吨数均占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据《潮州志》记事,汕头“商业之盛居于全国第七位,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其中,汕头招商分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9月,招商局汕头分局改组为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汕头解放后,汕头军管会公用事业接管部接管该公司。1950年2月改称为潮汕运输公司,设置船务部和汽车运输部。后又改为华南区海运管理局汕头分局,1951年1月汕头海运分局与广州区港务管理局汕头分局合并,后改称汕头港务管理局。 招商宾馆原为招商局汕头分公司旧址。(许端阳 摄) 相关链接:三路五街 南海路整个街区旧时多是招商局地产,以前都以招商命名,一共有“三路五街”之称。三路是指:招商路(今南海路)、招商横路(今南海横路)和招商一横路;五街是指:招商直街、招商二直街、招商三直街、招商四直街和招商五直街,在当年整个老市区不大的版图中,招商局和与“招商”有关的地名占据了重要地位。 汕头市区“南海路”及其附属支路按照其历史原有命名,更名为招商路。(许端阳 摄) 图文来源:《汕头老城记忆》、辉忆汕头、阳光财经汇、南方日报 供稿:局交流合作与推广科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