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9日上午,现场教学参观学习谷文昌纪念园、纪念馆,追溯缅怀县委书记谷文昌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之后,下午,全体学员又再次分别聆听谷文昌的小儿子和纪念馆馆长黄石麟所作的报告,更加全方位、立体式了解谷文昌之所以能够被当地百姓怀念的根本原因。 谷文昌的小儿子分别从父亲一辈子的艰苦朴素和对子女严格要求的作风讲述了感人细节。他回忆父亲生前对他们的教育:“一个人活着要有远大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一辈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件从旧衣摊买来的旧大衣,一穿就是20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工作一辈子,从东山到福州,全部的家当只有两个木箱和皮箱,两罐萝卜干和几麻袋杂物。 他对子女的严格教育和约束,超越常人,在现在的人看来,已经不是苛刻,而是刻薄、不食人间烟火。谷豫东动情的回忆说:“大姐有一次骑了父亲的自行车出街,被向来疼爱孩子的父亲打了一巴掌,在父亲眼里,这是公家的车,不能公私不分。二姐结婚的时候,想请父亲批点木材做家具,他说我是管林业的,如果我做一张木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腰杆挺直。” “把手洗净,把腰杆挺直”,多好的言语,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品质所在和使命要求,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正是有像谷文昌那样的千千万万党员所作出的表率,以及与老百姓形成的血浓于水之情。学员们静静地听,刷刷地记录,脑海翻滚思考。 纪念馆馆长黄石麟进一步诠释谷文昌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为百姓谋幸福的动人情景,谷文昌说道:“不救民苦难,我们这些共产党员来干啥。”他为了治理东山的风沙,走遍全县412座山口和三万多公里的沙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感受为什么沙风会这么大,风口是在哪里,43座流动山丘的流向是怎么样。走村入户广泛征询群众的意见,提出东山造林的目标,硬是在几百万平方的不毛之地造林,达到举头不见秃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走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头找村庄。 习近平同志对谷文昌的这段经历给予很高的评价: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能够受到群众的敬仰,在于他在任上,不追求风风烈烈的政绩,而是默默无闻带领当地干部群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营造了一道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这种潜绩,就是最大的政绩,我们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这个道理。 “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黄石麟深情回忆道。为了改变当地的落后贫穷,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谷文昌大胆寻求经济发展的道路,发现东山的西南西北部有大量的浅滩资源,东山老百姓又有传统的晒盐的技术,谷文昌同志马上组织群众围海造盐田。到了1962年,盐田面积已经扩大了4万多亩,产业从4千多吨到9万七千多吨,以此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谷文昌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的精神依然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这是学员们的共同感受、共同心声。报告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坚信,谷文昌的精神会成为激励党员干部、党外人士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