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揭阳新闻 揭阳发布 查看内容

兴 · 揭阳 | 池厝渡

2023-4-13 03:28| 发布者:蓝色河畔| 查看:4723| 评论:0

摘要: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地 名/池厝渡座落在揭东区玉滘镇西南部由池渡、山美二个自然村组成池渡村又称池厝渡,池家渡。池渡村座落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西南部,枫江中游,三面环绕枫江,背靠东后山屏,属称池渡半岛 ...




             

有千年池厝渡

无百年郑大进





地 名 / 池厝渡 座落在揭东区玉滘镇西南部  由池渡、山美二个自然村组成

池渡村又称池厝渡,池家渡。池渡村座落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西南部,枫江中游,三面环绕枫江,背靠东后山屏,属称池渡半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池渡村由池渡、山美二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下乡、田东、玉美三个渡口,隔江东与登岗镇埔下村相望,与炮台镇白石村、下潮村相对,北连云路镇月浦村,地势偏僻。



池厝渡历史悠久,最令人熟知的是清代廉吏郑大进的劝和名言“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

传说内容 / 池厝渡 公平正直 ,受人尊敬

清乾隆年间,揭阳县的山美村与池厝渡村田地连在一起,双方曾为多争一点水、多种一点庄稼而争斗起来。山美村人少,在与池厝渡村争斗中常常受到欺负。



一年,出身山美村、任直隶总督的郑大进回乡省亲,山美村乡民兴高采烈,认为郑大进肯定会为他们撑腰。郑大进回乡后,门庭若市。他回避一些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深入乡众,察访民情之后,便发出请帖,邀池厝渡和周围邻村的“长老们”前来赴宴。这时,山美村有些人,满以为这是郑大进的“鸿门宴”。



池厝渡的“长老们”肩负着乡亲们的嘱托,抬着全猪全羊等礼物,战战兢兢向郑总督大人祝贺。没想到,他们刚刚踏进山美村地界,便见郑大进亲自来迎接。大家喜出望外。正待上前施大礼,郑大进急忙阻止道:“毗邻叔侄,何须大礼!”接着迎“长老们”进村。



宴席上,郑大进殷勤地向池厝渡“三老”敬酒。酒过三巡,郑大进站起身来,和颜悦色地说:“诸位父老乡亲,郑某有片言相告,俗云,人心齐,泰山移,和睦友爱至高无上。但愿山美村和池厝渡的诸姑伯叔,同胞手足,妯娌姐妹,从此以后,同心同德,一消积怨。谁怀异心,与此同例。”郑大进拿起筷子,折为二截。



接着,郑大进又语重心长地说:“山美村和池厝渡厝角头相望,田边田,厝边厝,邻地乡亲,都是炎黄子孙,有什么冤仇不能解?有什么结怨不能消?山美村的父老乡亲,你们不要以为是有郑大进,凡事便可强人三分,须知道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望以万年大计为重,日后子孙为怀,解除旧怨,增进和睦,共同过好日子。”一席话说得山美村人低头沉思,感动得池厝渡的“长老们”热泪盈眶。



自此,山美村和池厝渡和睦团结。“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成为一句倡导睦邻和好,处理邻村友善的至理名言,在揭阳流传下来。

相关链接 / 池厝渡
 清代廉吏郑大进 

郑大进,字誉捷,号谦基,又号退谷。揭阳玉滘(现揭东县)山美村人。清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从知县递升直隶总督,加太子少傅衔。历官四十余载,政绩卓著。享年七十有五。著有《爱日堂诗文集》。



当官期间,郑大进一直牵挂着百姓的生活,一心为百姓谋利益,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尤其在治理黄河上,政绩斐然。更为难得的是,郑大进虽官阶不小,却一心为公,从不许乡亲仗势欺人。“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奈何修怨以累子孙乎?”郑大进富有哲理的话成了潮汕地区劝和时常常提及的至理名言。

 郑大进府 

郑大进府坐落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南侧,建于乾隆年间。它依山而建,府前有威武的守门狮、象征“五世大夫”品级的旗杆斗座、清碧的池塘和蜿蜒的枫江。大门上有“大夫第”三字,府内有三进厅、东西两火巷。2016年,郑大进府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池厝渡指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