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我区职业教育 为潮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实用人才支撑 民盟潮阳区总支部 发言人:郑凯玲 民盟潮阳区总支部委员、一支主委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当前,我区已进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历史时期。正以主动融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为“主基调”,形成以集聚合力打造独具潮阳特色的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于国家而言,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于地方而言,是乡村振兴计划、百千万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站在加快我区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高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因此,需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我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我区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区现建有职业学校两所——区职业技术学校和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区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潮阳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于1961年,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更为现名,是汕头市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大约300亩,校舍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在校中职生2000余人。学校设有10个专业,今年撤销学前教育专业,新设幼儿保育专业,同时在电子商务专业方面增加农村电商方向培养。 潮阳建筑职业技术学校系199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汕头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地处“建筑之乡”潮阳区西胪镇,占地面积约104亩,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5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6人,双师型教师63人。学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建筑装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古建筑修缮与仿建、物业管理、会计等8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市重点专业),在校生规模1000多人。 面对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态势,与上级要求的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差距很大,比例严重失调。2022年汕头市落实“双减”政策后的首次中考,其中我区报考人数2.2万人左右,普通高中总招生计划为1.7万人左右,两所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为2000人左右。亟需扩大办学规模,高质量建设职教,新增学位,稳步推进职校扩招。 二、存在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不足 当前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条件便是分数线,导致多数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认知不足,以为孩子读了中职,未来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的家长觉得职业学校的孩子会低人一等。如:2022年我区普高录取最低投档分数线最高如潮阳一中计划生777分,最低城南中学计划生400分;民办高中最低录取400分。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报名分数线280分以上,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参照2021年普高最低录取线389分以下。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经了解,有些在读实习的中职学生已经可以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甚至就业率和薪资比从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高的多。例如职业技术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和建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筑类专业等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100%。 (二)校企合作程度偏低,专业未能聚焦精准对接区域产业 目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全区现有“三新两特一大”规上工业企业395家,形成以纺织服装产业为龙头,其他新能源、文具创意、大健康等产业协同共进的核心产业发展格局。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增,而目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数量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区两所中职学校受现有教学设施设置与师资的限制,难以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担负我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对大批技术工人需求的重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如何产教融合提高知名度,满足我区工业化进程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 (三)师资专业结构失调,难以满足有效课程开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区虽有招聘本科生充实中职教师队伍,但真正专业对口的教师还是偏少。特别是建筑职业学校在过去有不少的中职教师由中学教师转型而成,这些教师缺少中职教育教学素养,对专业教学不熟悉,更缺乏专业实践。并且由于中职教师的待遇一般,教师资源还存在流失问题。 当前,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努力把我区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为潮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实用人才支撑。 为此,我们建议: 一、拓展校企合,精准对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结合我区当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专业需要,尽可能多的培养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打出特色名牌收获知名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优化供给结构,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逐步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校企,企业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发展长期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订单”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问题,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例如,我区目前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产业,职校设置专业应有所偏向,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同时,企业能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拓宽发展空间,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发挥职业教育实践优势,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落实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助力在职人员提升技能。 二、加强师资建设,专业对口提升技工培养质量 提高我区中职教师职工待遇,出台引进师资、引进专业人才的政策,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上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聚焦做强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紧扣百千万工程,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 三、加大经费投入,硬件配套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职业教育法》规定,政府部门需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本着“你投入,我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职业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抓好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努力搞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实现产教结合,增强职业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光明前景 可以在职业技术领域设立创新类比赛,或者每年评选优秀职业领域工作者,以此为宣传基点将职业教育改革春风吹散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学生创业的成功个案等,让更多的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光明前景,也让更多的人更尊敬这个行业里走出来的工匠。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关注潮阳政协 倾听政协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