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汕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汕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 合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汕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0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9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43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4.05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5∶47.9∶4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504元,增长0.7%。 图1 2018—2022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18—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9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下降6.57%;其中,税收收入75.6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8.2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5.18亿元,下降6.01%。民生支出287.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4.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4.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75%,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36万人,出生率为11.00‰;死亡人口3.09万人,死亡率为5.34‰;自然增长人口3.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6‰。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4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比上年末回落0.0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8%。 图3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累计涨跌幅度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21万亩,比上年增长0.2%;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69.84万亩,增长1.8%;水果种植面积22.20万亩,增长0.5%。 全年粮食总产量46.22万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0.63万吨,增长2.2%;水果产量33.55万吨,增长3.0%。 图4 2018—2022年粮食总产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16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猪肉产量4.54万吨,增长4.3%;禽肉产量4.57万吨,增长11.5%。年末生猪存栏28.24万头,增长12.1%;生猪出栏55.84万头,增长2.2%。 全年水产品产量47.61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海水产品37.93万吨,下降0.6%;淡水产品9.68万吨,增长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0.2%,集体企业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3%,股份制企业下降3.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7%,小微型企业下降4.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3.8%,重工业增长2.3%。 图5 2018—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8%。 表2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0.84亿元,比上年下降28.2%。亏损企业262个,亏损额28.04亿元,亏损面12.7%。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增长41.2%,制造业下降2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3.8%。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97个,比上年增长5.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2.91亿元,下降9.1%。其中,特、一级资质总承包企业2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44.35亿元,下降5.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2.22亿元,比上年下降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53亿元,下降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1.79亿元,下降3.6%;金融业增加值130.14亿元,增长7.5%;房地产业增加值237.01亿元,下降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7.98亿元,增长9.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14.34亿元,增长2.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15.40亿元,增长1.6%。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7298.16万吨,比上年下降15.7%。货物运输周转量78.45亿吨公里,下降6.2%。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019.0万吨,下降2.9%,其中,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76.5万标准箱,下降1.9%。 表3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15.84万人,比上年下降22.1%。旅客运输周转量25.25亿人公里,下降32.4%。 表4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3.8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私人汽车97.61万辆,增长9.2%。民用轿车保有量62.50万辆,增长9.1%,其中私人轿车61.03万辆,增长9.4%。 年末全社会公共汽电车运营车数2301辆、2523标台,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5%和1.2%;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50条、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3508公里,分别增长1.4%和0.8%。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10817万人次,下降1.7%。公共轮渡营运船只4艘,客运量127.40万人次,增长32.6%。出租汽车运营879辆,增长9.1%,客运量502.50万人次,下降17.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6.93亿元,增长12.6%;电信业务总量57.84亿元,增长4.6%。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0.23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2%;移动电话用户652.77万户,增长1.7%,其中,4G用户410.30万户,下降12.2%,5G用户222.15万户,增长59.6%。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173.95万户,增长6.4%;移动互联网用户584.77万户,增长14.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4.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7.0%,民间投资下降12.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下降35.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4.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5%。工业投资下降1.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9.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5%,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8.1%,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0.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12.5%,先进制造业投资下降13.2%。 图6 2022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7.76亿元,比上年下降22.0%。商品房销售面积402.17万平方米,下降1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57.46万平方米,下降22.5%。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03亿元,比上年下降1.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3.51亿元,下降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1.51亿元,下降0.9%。 图7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9%,饮料类下降18.1%,烟酒类增长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8.1%,化妆品类增长29.9%,金银珠宝类下降1.0%,日用品类增长76.9%,书报杂志类增长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0.3%,中西药品类下降10.9%,家具类下降2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3%,汽车类下降5.7%。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1.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7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634.89亿元,增长5.6%;进口136.08亿元,下降10.6%。进出口顺差498.81亿元。 图8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表5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3%;新签投资项目58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个。 八、金 融 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045.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504.56亿元,增长14.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08.01亿元,增长10.6%。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12.05亿元,增长11.7%。其中,住户贷款1149.17亿元,增长6.8%;企(事)业单位贷款1589.13亿元,增长10.8%。 图9 2018—2022年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49家,全年保费收入1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98亿元,增长11.2%;人身险保费收入98.85亿元,增长1.9%。赔付支出金额34.94亿元,下降1.6%,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金额16.90亿元,增长9.7%;人身险赔付支出金额18.04亿元,下降10.3%。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4元,比上年增长5.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37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57元,增长5.9%。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24元,增长1.5%。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094元,下降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67元,增长2.1%。 图10 2018—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526.99万人,比上年末下降4.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5.41万人,增长4.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7.60万人,增长7.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68万人,增长10.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2.91万人,下降8.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34万人,增长3.0%。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6.74万人,下降2.0%。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7.46万人,增长12.9%。 年末全市共有9.48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共有1.5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7.9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7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2个。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3445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3223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60张,收养救助人员814人次。年末共有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172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1个。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34.41万人,比上年增长3.3%;在校生130.45万人,增长2.4%;毕业生32.42万人,增长2.7%。其中,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15万人,在校生3.48万人,毕业生0.6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2.02万人,在校生5.37万人,毕业生1.3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16万人,在校生14.52万人,毕业生4.63万人。 表6 2022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增长速度 全年专利授权量25315件,比上年下降2.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27件,增长47.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97家。年末全市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8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2家;企业技术中心17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9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9项,增长32.4%;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38亿元,增长59.9%。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事业机构111所,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2所,演出222场次,观众5.15万人次。档案馆8座,已开放各类档案5.86万卷。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342.8万册。博物馆15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4%和99.1%。全年地方报纸发行量1975万份,订销杂志148.72万册。 年末全市旅行社12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酒店)20家。全年国内游客382.0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3%。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40.22万人次,下降11.0%。旅行社组织国内游4.48万人次,下降73.2%。全年实现旅游收入71.33亿元,下降24.6%。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126个,比上年末增长8.3%,其中医院63个,卫生院32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4万人,增长5.5%,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3万人,注册护士1.4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3万张,增长4.0%,其中医院1.98万张,卫生院0.17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335万人次,出院59.75万人次。新冠疫情定点医院及亚定点医院床位数6000张,发热门诊92间,完成疫苗全程接种514.99万人。 2022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48枚,其中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5枚。当年有等级运动员90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水库蓄水量11158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84.9%。年平均降水量1743毫米,增长10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69.3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10.6%。全社会用电量251.14亿千瓦时,增长0.7%,其中,工业用电量144.41亿千瓦时,下降0.4%。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56.6分贝,比上年提高0.2分贝;环境噪声自动监测装置20个。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1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级别为优的天数182天,空气质量级别为良的天数168天。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7起,比上年减少63起,下降48.5%;死亡36人,比上年减少6人,下降14.3%;受伤48人,比上年减少50人,下降51.0%;发生汕头“9.11”商渔船碰撞较大事故。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1.54人,比上年下降14.4%。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8-2021年数据为年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更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可比口径。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单位。 5.发电量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 6.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变动、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7.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口径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 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口径为: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9.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10.“各项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自2020年起,原“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项目统一更名为“企(事)业单位贷款”。 11.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 12.2022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剔除部分重复参保人数。 13.2020年起,旅游人数根据联网住宿企业在公安系统网登记的过夜人数,结合抽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资料来源: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和卫生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进出口、外商投资数据来自汕头海关网和市商务局;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汕头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局;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降水量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