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妙芝) 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只有4个市没有高职院校,潮州就是其中之一。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民盟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黄武雄撰写的提案直言,潮州建立属于自己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十分必要。这份《建议整合我市部分教育资源成立潮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提案,也受到了诸多参会委员的关注,引起热烈的讨论。 产业转型亟需技能人才 潮州拥有陶瓷、婚纱晚礼服、不锈钢、食品等众多传统产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产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少企业却出现转型的困境。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相关产业研发、生产、管理方面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匮乏。 “我们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才,大部分是从外地聘请来的,但一些人才要留住却很难。”枫溪区一家陶瓷企业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他打算把自己的陶瓷产品放在淘宝店经营,找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帮忙运营淘宝店,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小伙子辞职了,他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接管网店,月工资都升到几千元还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力较好的人,归根到底就是潮州电商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紧缺。 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难以留住,另一方面却是本地学子较少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今年在广州市读高职学校的小蔡就告诉记者,他读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将来毕业后打算在广州找个大企业从基层的机器维修做起。“我感觉广州的发展平台比较大,在外面工作能够得到更大的锻炼。”小蔡的想法,也是许多潮州学子的想法。两相叠加之下,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成为潮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瓶颈。 整合资源建立高职院校 在黄武雄看来,缓解潮州本地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一个关键途径就在于成立属于潮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武雄认为,建立一所本地的高职院校,对于潮州本地生源来说,毕业后留在潮州就业有房子和社会关系的优势,而外地生源来潮州就读,经过三年的适应后,留在潮州工作的几率比较大,同时本地的高职院校可针对本地特色产业开设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更有针对性,就业渠道将更广。 那么,如何建立属于潮州自己的高职院校呢?黄武雄提议,可考虑整合韩师潮州师范分院、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潮州市卫生学校的多方资源,成立一所潮州市高职院校,根据当地产业需求开设特色专业,培养相应的技能型人才,助力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 ■观点PK 赞—— 市政协委员钟炼:“潮州的传统产业很发达,建一个高等职业学院,培养一批产业工人,能够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服务,这是个特别好的提议,而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也很好,能够发挥原有的硬件设施以及师资等软件条件。” 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建伟:“潮州要转型发展,办一所高职院校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座院校必须是一座综合性的学校,要设置有陶瓷、婚纱晚礼服等特色专业。当然,开办一座学校不是件简单的事,要做到评估先行,对学校的生源、资金等进行评估,再有针对性地把学校办好。” 市政协副主席李娜:“不对劳动力进行培养,就难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潮州的高职院校,可以立足潮州,放眼全国,成立一所区别于揭阳、汕头等周边地区的高职院校,不要搞一阵风。” 弹—— 市政协委员陈少谨:“办一所高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审批手续繁多,而且维持一所学校的运作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比如韩师一年的运作,需要几个亿的资金,潮州当地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持续一所新的高职院校的运作?而且就算高职院校建起来了,以后是否能够招到足够的生源?如果不能,一所学校办起来也维持不了几年。倒不如引入民资,将劳动力培训工作交给民营企业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