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至16日,潮州进入“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综观这份报告,一个“拼”字跃然纸上,成为整份报告的关键字。这让人不由得想到一句常常被潮州人念叨的口头禅:“爱拼才会赢”。想要高质量发展,潮州不得不拼。 潮州人很拼。广袤的海洋赋予他们天生的冒险精神,从隋唐时期起,潮州人就乘船过海贸易。此后,一批批潮州人远涉重洋、出海谋生。一次次对未知的挑战,铸就了潮州人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的特质。他们笃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凭借着勤劳和智慧“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爱拼才会赢”,是刻在潮州人骨子里的信仰。 这份“拼”的精神,潮州人铭记于心、实践于行。拼产业,他们拼出制造业的厚实家底;拼文化,他们拼出17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7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拼作风,他们刀刃向内打响“三大战役”,54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面解决……2022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300亿元台阶,比上年增长2.3%,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四。 对于潮州来说,面对产业层级低、体量堆头小、短板欠账多等沉积多年的发展之困,能够拼出这一成绩殊为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潮州就能在这一成绩单上“躺平”。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考卷,潮州仍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制造业当家’的底盘亟待夯实,重大发展平台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亟待提升”“县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亟待”“必须”等字眼一针见血。 缘何这么急迫?这是因为,潮州等不起,也不能等——潮州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仍在全省靠后位置;攒下的制造业家底多是传统产业,如果不去拼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难以实现;有的产业园区开发多年,但仍存在产业定位不精准、产值偏低、产业链不长等问题;城市治理不够精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短板,也制约着潮州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如若赶不上高质量发展这趟快车,很有可能错失机遇、再度落后。潮州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拼。 潮州拿什么去拼?拼资源、拼土地、拼政策,潮州未必拼得过。潮州要拼的,是软实力,更要拼“奋起直追”的硬骨气。 拼思维。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转变思维方式尤为关键。在“拼经济”成为最强音的当下,更应该打破传统观念、固有思维和经验主义,从过日子思维转向大发展思维,从用钱思维转向赚钱思维。潮州GDP增速虽然在全省靠前,但一般公共预算却依然在全省垫底。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撑,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经济部门理当冲锋在前,努力为潮州“赚钱”。对于非经济部门来说,更应该从“伸手要钱”的思维转变为投入产出的思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所作为,做好自己便是为“赚钱”做好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部门都是经济部门。诚如潮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只有鼓起“钱袋子”,潮州才有好日子。 拼招数。思维转变了,还得拿出好办法、好招数。有了产业园区,如何以有效有力的工作机制推进高质量招商?企业引来了,项目落地了,又如何精准对接需求,提供产业配套、优化生活环境,让他们把潮州当成第二个家?桩桩件件,需要思考和探索、观察和体味,更需要落实和执行。 拼环境。去年以来,潮州以政企“茶话会”、企业“直通车”、项目“专班制”等工作机制,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市场主体“用电实名制”、“拿地即开工”等重点改革也在扎实推进。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增长13.8%,全省排名第三位。事实证明,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城市招牌。潮州要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下,拼的依然应该是优质服务,通过“阳光服务”“保姆服务”“无感服务”,让企业专心、放心、安心。 拼执行。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潮州在“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上已有成效,干部的执行能力、精神面貌均有所提升。但加强执行力建设永远在路上,潮州仍应在干部队伍中多倡导“马上就办”“钉钉子”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推动他们主动作为、争先干事,一步步拼出潮州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千条万条,不抓执行就是白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一局一表格、一事一清单、一周一例会、一人一笔记”“四个一”机制,就是很好的执行方法。 爱拼才会赢,敢拼才能赢。唤起潮州人这一身拼搏的硬骨气,必然会为潮州带来高质量发展的硬气和底气。这是潮州积淀于岁月里的智慧,也是面向未来、向上突围的动力,更是潮州再现千年古城历史荣光的希望之所在。 (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