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保障汕头市城乡建设,近日,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公布《汕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截止2020年底,汕头存在地质灾害点23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规划》提到,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南西部的潮南区为中、低丘陵地区,受地形地貌、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诱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北东部为开阔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分布地区,受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诱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规划》提到,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全市具有不同危害程度的地质灾害点23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威胁人数100人以上的地灾点9处,潜在威胁3370 人的安全,潜在经济损失6040万元;威胁人数 100 人以下的地灾点14 处,潜在威胁458 人的安全,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 各类地质灾害在区内空间分布相差较大,潮阳区7处,濠江区4 处,潮南区5处、南澳县5处,龙湖区2处;各类地质灾害中崩塌10处,滑坡8处,地面沉降3处,地裂缝2处,潜在威胁人口3828人,潜在经济损失1053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零伤亡,零事故。“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并升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全面完成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规划》将我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三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汕头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共有5 个亚区(A1~A5),主要分布于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和云澳镇,潮阳区金灶镇、谷饶镇、海门镇一带,高易发区面积 64.95km²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3.12%。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本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4处,地面沉降3处,威胁人口1927人,潜在经济损失2635万元。汕头市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共有6 个亚区(B1~B6),主要分布于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一带,潮阳区金灶—谷饶—金浦—濠江区香炉山—广澳一带,潮南区两英镇、红场镇—雷岭镇一带以及南澳县后宅镇—深澳镇一带,面积 1356.97km²,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65.10%。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该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其中崩塌6处,滑坡3处、地裂缝2处,威胁人口 1956 人,潜在经济损失 7835 万元。该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其中崩塌 6 处,滑坡3 处、地裂缝2 处,威胁人口 1956 人,潜在经济损失7835万元。其中,金平—龙湖—澄海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中易发B1亚区。汕头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共有3 个亚区(C1~C3),主要分布于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练江平原、濠江区滨海平原,面积637.09km²。区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已消除,目前尚未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金平—龙湖—澄海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被列入次重点防治Ⅱ3亚区《规划》提出,结合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工程布局,将汕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区划为 5个重点防治亚区,5 个次重点防治亚区,3 个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包括:潮阳区金灶—西胪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Ⅰ1亚区、潮阳区谷饶新厝—头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重点防治Ⅰ2亚区、潮阳区海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Ⅰ3亚区、潮南区两英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Ⅰ4亚区、南澳县后宅—深澳—云澳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Ⅰ5亚区。值得注意的是,金平—龙湖—澄海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被列入次重点防治Ⅱ3亚区。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该区重点防治的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本区未来防治重点与方向包括: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落实重要防治灾点防治预案及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重要防治灾点的防治工作,按规划要求完成 2 处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禁随意切坡。《规划》提出,将创新地质灾害管控模式,逐步推进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管理试点工作,针对“80%发生的地质灾害为非在册隐患点”问题,推动地质灾害管控方式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转变,最大限度实现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省内七天两次地震,背后是否有关联?来听听我市专家的解答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