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要爱,就说出来。 我们推出“广东,凭什么说爱你”特别策划。 用全新视角发掘爱上21座“粤”城的理由。 ![]() 第四站,汕头! 用潮汕话来“表白”汕头 猛猛来!(留言区见)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806515838445944836 也许你已经猜到本期的画风了。 对。 好吃好玩的大潮汕,终于来了。 ![]() 有人说,过年期间身边的朋友不是潮汕人就是在去潮汕玩的路上。 此话不假。 整个过年期间,一大半广东人“活”在潮汕。 其中,汕头位居榜首。 ![]() 南澳岛甚至冲进春节十大热门景区,成为热搜第一“岛”。 提起汕头,吃货们第一时间会想到牛肉丸, 会想到肠粉, 会想到数不尽、吃不腻的小吃。 但如果觉得汕头只有吃吃吃, 那你可真小看了这座活力四射的粤东海滨之城。 ![]() 01 越来越潮的老城老街 ![]() “去汕头,一定要去小公园看看。” 如果你身边有汕头朋友,一定很熟悉这句话。 作为老城的核心地标, 这里拥有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骑楼群, 百载商埠,别具特色。 ![]() 而且,还很潮。 如果你是漂泊在外的汕头人, 我劝你每次回家都去小公园打打卡, 因为啊,真的是一年一个样。 踏着石板路, 就像一边翻阅历史长卷, 一边穿越古今。 ![]() 从中山纪念亭,到百货大楼, 再延展至外马路和西堤码头, 历尽风雨的汕头老城区, 如今活力四射。 潮人簇拥。 ![]() 来过汕头的,没来过汕头的, 来了就是胶己人。 就是嘛,吕尚生好。 ![]() 位于商平路的汕头旅社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 门前总是挤满前来打卡的年轻人。 这座近70年历史的建筑, 是汕头旅游业的时代缩影。 ![]() 逛累了,就歇脚。 “物”一杯网红茶饮, 曾经辉煌的汕头商业, 如今在老城老街活化,重生。 ![]() ![]() 02 越来越香的特色美食 逛汕头,你永远绕不开“吃”。 微更新的老城老街,就连汕头美食也完成了彻底的升级。 在今年1月正式迎客的镇邦美食街, 可以一口气吃完汕头必吃的硬货! 只不过啊,那些隐秘在大街小巷的干货, 才是大伙的最爱。 ![]() 都说没有一头牛能逃离汕头。 从新鲜的牛肉食材, 到韧劲十足的牛肉丸,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 每个汕头人心中都有一家最爱的“牛”店, 她可能在街边, 她可能在巷里, 不,在家楼下! (此处欢迎大家在留言区PK) ![]() 到汕头吃吃吃, 其实不需要别人推荐,也不需要攻略。 凭直觉坐下来, 点上一碗粿条汤, 鱼丸+肉卷+虾。 ![]() 一条肠粉, 蛋+肉+生蚝。 ![]() 再来一碗夜粥, 各种鱼饭+必点的红肉米! ![]() ![]() 你甚至会被看似平常的甘草水果惊艳到, 一吃就停不下来。 ![]() 所以啊,来到汕头能从早吃到晚。 早晚不重样。 吃撑了,不怕! 有功夫茶可以解腻。 ![]() 现在啊,越来越多汕头年轻人爱喝茶。 茶文化通过视觉升级、品牌包装等手法,变得更潮了。 ![]() 位于国平路的这家茶庄就很讨喜。 这还是汕头一中校友联络处, 吃茶,聚会。 逢年过节,过闹热。 ![]() 03 越来越美的海滨之城 逢年过节、大大小小假期,汕头总能在Must Go List 中占一席地。 美丽的南澳岛,一年四季都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这里拍照无需滤镜, 原片就可以直出。 ![]() 在这里环岛, 海风扑面。 ![]() 这里几百米就有一处海滩, 随时可以面朝大海。 ![]() 在这里看停靠的渔船, 时间都可以静止。 ![]() 在这里看日出, 等照在这座城市的第一道光。 ![]() 爱了,爱了。 如果说从前的南澳岛像座美丽的孤岛, 如今她已经张开双臂,拥抱整座海滨之城。 一座新生的大桥(新津河大桥), 在东海岸新城高高“跃”起。 ![]() 它被称为汕头第一网红桥,与海湾大桥交相辉映。 有了它,从市区通往南澳岛的时间大大缩短。 有了它,东海岸新城如虎添翼。 一栋栋高楼,正在东海岸平地而起。 ![]() 东海岸新城发展迅猛, 这座美丽的海滨之城同样在“世界级超级工程”交出了满意答卷。 去年正式通车的海湾隧道, 历时7年多的建设, 实现了一桥通南北。 汕头的“时光隧道”,就此诞生。 ![]() 如果说新津河大桥拥抱了南澳岛, 那么海湾隧道就是彻底打通了主城区与濠江区的任督二脉。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 单单是濠江区的东湖社区,就有旅外乡亲超过1万人。 ![]() 海湾隧道,给濠江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侨”文化,新故事也在发生。 明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都将在汕头举行。 汕头人民等着海内外的“潮”人回家, 回到他们祖辈出发的原点, 回到最初的美好。 ![]() 策划 | “广东发布”编辑部 技术支持 | 那一座城编辑 | 陈夏霓、蔡泽纯校对 | 牟元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