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说起潮汕舞蹈,自然离不开英歌,每年春节期间,广场或空地上的英歌表演,粗犷豪迈、雄健有力,最令人振奋,因为这是扬正驱邪,更是吉祥平安的象征。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主持人健斌,一起去感受潮汕的独特年味——英歌舞。 英歌舞 英歌舞,俗称“英歌”,是潮汕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的《潮州风俗考》中记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秧歌的“秧”,潮州音与“英”字颇相近,由于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转化为“英歌”。另一种说法是,英歌舞的内容,是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即为“英雄之歌”简化而成。英歌舞按节奏可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种,小规模的有24或36人,规模大的达108人,其表演独具魅力,气势磅礴,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南西岐英歌 潮汕地区不少英歌队都闻名海内外,潮南英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53年组建的西岐英歌队,就在长期的研究、实践和创新后,从最初的动作简单、套路单一、图形单调向动作复杂、套路多样、图形变化纷繁转变,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 粗犷豪迈、刚劲雄健,是英歌舞的一大特色,欣赏英歌舞,往往能使人心潮澎湃,催生奋进的力量。我们的主持人健斌就是一名英歌爱好者,你看,他到西岐英歌队探班学习来了。 刘梓涛是西岐英歌队中“时迁”角色的扮演者,也就是英歌队中领头者,见到他,健斌立刻“拜师”学了几招。 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几个来回,健斌就学会了几个入门招式和动作。 关于英歌槌 要舞好英歌,得不懈坚持,也得有好的道具。除了“时迁”扮演者手中的“蛇”,对其他英歌队员来说,最重要的,自然就是一副英歌槌了。在“抓蛇人”的号令下,英歌队员们挥舞敲击着英歌槌,并不断变换队形,动作雄健有力,节奏强烈紧凑,令人震撼。而说起这副英歌槌,又有一番内涵。 英歌槌,得挑选优质木材加以制作,才有足够的硬度和重量,敲击起来,声音才更响亮,更能展现英歌舞的恢弘气势。 濠江区少年英歌队 看过西岐英歌,健斌意犹未尽,于是又前往濠江,拜访一支特殊的英歌队。这支英歌队的队员,都是少年。谈起少年英歌队的组建,还有一段故事。2019年春节前,中断多年的达埠英歌队重新组建,英歌队排练期间,只要鼓声一响,便吸引众多少年前往围观。 与西岐英歌不同,在濠江区少年英歌队里,“时迁”扮演者手里拿的,不是蛇,而是一个锣。而“时迁”的扮演者,是队里最小的队员庄锦鸿。 在西岐英歌队,健斌从“时迁”扮演者那学了几招,来到濠江区少年英歌队,他又想找回点“青春感”,向少年们学点基本动作。 不过,挥舞敲击英歌槌,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脑子会了,手不会”的高难度动作。当然,对于热忱的少年英歌队员而言,经过一番苦练之后,却不算什么,这也让健斌深感佩服。 英歌脸谱 台下日复一日的苦练,只为台上的“精彩绽放”,但英歌舞表演前,还有个细节特别讲究,那就是英歌的“搭扮”。 英歌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多数英歌队员从服饰到脸谱,都按梁山好汉的形象进行化妆,着力体现他们重友情、讲义气、好打抱不平的个性。这其中既有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成分,但更多是接受了戏剧的影响,生、旦、净、末、丑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印记。 濠江区少年英歌队有约50名队员,就有约50张不同的脸谱。虽然案头只有几支画笔和一盘油彩,但师傅们一笔一画,细心勾勒,认真描绘,未曾马虎。 角色不同,对应的脸谱也不同,而不同的颜色,又象征不同的性格,所以,画好脸谱的每个特定妆容,都有不同的寓意,以此传递每个角色鲜明的性格特点。 详细节目敬请收看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 经济生活频道19:00 《今日视线》欢迎您的报料: 热线电话:13902771234、83181234 邮箱:jinrishixian@126.com 微信订阅号:sttv今日视线 版权为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