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 0
首页 潮州新闻 文化潮州 查看内容
文化强省开新局特别报道|潮州:历史名城筑文化高地
蓝色河畔 2023-1-14 05:13
4201 0
摘要: 关注“文化潮州”抢先了解潮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资讯关注近日,城市传记《潮州传》出版,这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燧人氏”图书品牌继《广州传》后推出的又一城市传记。《潮州传》从浮滨文化开始写起,侧重文化形态,介绍 ...

关注“文化潮州”

抢先了解潮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资讯

关注 



近日,城市传记《潮州传》出版,这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燧人氏”图书品牌继《广州传》后推出的又一城市传记。《潮州传》从浮滨文化开始写起,侧重文化形态,介绍了潮州的文化、教育、宗教、民间艺术与工艺等。从书中可知,潮州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而这也是潮州奋进新征程的独特资源、宝贵财富。



潮州统筹推进古城保育活化、旧城改造提升和新城开发建设。林文强 摄



潮州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发展能级,擦亮古城名片。 林文强 摄

迈入“十四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将迎来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期。当前,潮州正肩负起担当使命,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文化高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保护好、延续好、传承好潮州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窗口,为在更高起点上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加快古城保护修复  提升古城文化底蕴



     备受海内外潮人关注的潮州镇海楼(旧府衙)复建工程于2021年5月在潮州古城昌黎路文化公园动工,晚清时期潮州内八景之一的“镇海晚钟”(也称“府衙钟声”)也将重现。这意味着,跨越百年之后,潮州旧府衙的代表性建筑镇海楼将重新回到海内外潮人的视野之中,并有望成为潮派建筑的集大成者、维系乡情的文化地标。      手持木斧的方块人飞过镇海楼,一路向北经过仪门、大堂、后衙……旧潮州府衙全貌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中。这是沙盘游戏《我的世界(Mine Craft)》爱好者陈泽林最新推出的重建潮汕传统建筑的作品。视频的视角从镇海楼的门洞穿过,这是陈泽林的设计,“从现有的老照片看,我们只能看到镇海楼的外观,但是在我的作品里,打破了视觉的局限”。     老镇海楼上的府楼猴究竟有几只?2021年6月至9月,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向全社会征集潮州镇海楼“府楼猴”木雕作品。入选作品将安装在新镇海楼二、三层外廊的108支栏杆望柱上。复建后的镇海楼将成为一处公共文化场所。     2021年1月,潮州进一步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深化古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24条具体措施,并确定26个文旅项目进入重点项目库予以实施,古城保育活化行动被再次提速。潮州将加快推动“三区一都”创建、“镇海楼(旧府衙)复建”“廖厝祠修缮工程”等重点项目,奋力打造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该计划出台以来,古城内又一批修缮及重建项目正加紧建设。李厝祠、黄尚书府后座修缮工程、湘桥区博物馆及文化馆新馆建设等项目也已建设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潮州始终把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摆在古城规划和建设首位,坚持修旧如旧,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分批次推进古城内139处登记文物点及部分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让城市居民感受家门口的历史文化之美。      在潮州,不仅古城得以活化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也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面貌。2021年初,涵碧楼革命纪念馆修葺一新。参观者通过VR设备感受当年的枪林弹雨,化身为一名起义军战士,融入到了“强渡韩江”这一场战役中。在潮州古城的刘察巷15号,修缮后的柯柏年故居(李春涛故居)里,左联潮州英杰的故事正在这里铺陈开来。潮籍“左联”英杰戴平万、洪灵菲等人的故居也已修缮并进行布展活化,这些文物景点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可喜的是,潮州市博物馆与上海“左联”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签约建立姐妹馆,联合沪穗潮三地纪念馆开展纪念活动,将潮州红色历史放在更大的格局下进行展示。
  



 传承非遗文化惠民 加强文化系统研究



      剧本六易其稿、服装设计改了五个版本、舞美设计历经十五稿修改……2021年6月,由潮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指导,潮州市潮剧团创排的地方红色题材现代潮剧《茂芝·星火》于潮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次演出,再现1927年“茂芝会议”党领导人民军队为信仰而战斗的史诗画卷。      在非遗文化创作传承中增添“党味”,这是潮州厚植红色精神底色的表现。自2019年底开始,潮州筹备创作《茂芝·星火》,召开多场研讨会反复论证。潮州市潮剧团更是举全团之力创排,最终在舞美、灯光、表演形式上有更多现代元素。此前,该剧团原创现代潮剧《韩江纸影人》和《赠梅记》分别获得省艺术节作品二、三等奖。      潮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多年来一直绽放着迷人的光彩。事实上,这也是潮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精彩写照。近年来,潮州各方合力,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层级,依托“潮汕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完善规划,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并得到国家和省级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正编制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潮州以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工艺美术“八个一”工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惠及更广大群众。启动编撰《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复评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潮州还努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筹建潮州工艺美术展览馆,争取设立潮州工艺美术技工学院,充分发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潮州工夫茶、潮州菜等中华文化的瑰宝魅力。      为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潮州制定“潮州牛肉丸团体标准”和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打造一批标杆型、特色化“潮州旅游宴”美食品牌示范点。      文化是种子,需要孕育、生长而成繁荣生态。潮州积极培养传承人,扩大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推动非遗由口传心授传承模式逐步向依托学校培养人才、扎根社会扩大基础转变,组织10多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中小学、高校担任顾问教授,开班授课,举办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培训班等。      2021年南国书香节期间,首批“广东技工”工程教材文化技工系列《中国潮州非遗技艺》出版发行。全套教材精选目前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是潮州不断加强文化系统研究的成果之一。      在通向“文化强市”的道路上,更多的潮州文化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科学筹划,潮州文化研究基地(智库)应运而生。2021年5月成立之后,首批便有24名专家进入智库。各专家学者发挥所长,初步形成了《潮州文化概论》等研究成果。《潮州文化丛书》(第一辑)已于去年正式对外发布,接下来将持续推出系列。《潮州大典》的编纂工作也在加紧推进当中。      此外,为了加强潮州文化研究阐释,由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潮智汇”潮州文化沙龙,邀请各界名家与学者分享潮州文化,广受学术界和群众的好评,已成为当地的品牌文化活动。活动每月固定举办两期,全年共24期。   



文旅融合提速发展 迸发文旅产业活力



      潮州以千年潮文化广迎八方来客,他们穿过广济楼漫步湘子桥,到牌坊街听府城风云……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潮州市接待旅游人数为8957.29万人、旅游收入1320.56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182%和172%。      牌坊街是由23座古牌坊串联成的街道,是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的中轴线。一座座非遗文化展馆、一家家客栈、一家家茶馆聚集于此,成为潮州文化集结地。      “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被评选为首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此前已是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文化特色鲜明的优秀旅游休闲街区”示范单位。      事实上,近几年潮州文旅融合不断加速,释放出新活力。潮州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为抓手,积极探索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快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和提质升级,丰富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和区域旅游合作,擦亮潮州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和接待服务水平。      一年来,潮州市组建成立了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引进华侨城参与古城运营,联手万科、碧桂园等企业,打造古城文旅综合项目,借助社会资本力量,把古城建设成为不同时代精品建筑云集的“活态博物馆”。      为吸引海内外游客,潮州丰富完善“食住行游娱购”链条,规划建设高星级酒店、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以评星定级、连片打造等方式构建“主题式”“体验型”精品民宿产品体系;“一部手机游潮州”等智慧项目逐步落地,打造古城观光游、民俗风情游、市井生活游等“小而深”历史文化游径,推动古城交通、餐饮、住宿等旅游业态全面提升。
      潮州将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推动潮剧、潮绣、彩瓷、手拉朱泥壶、工夫茶等非遗民俗融入文旅路线中,将千年文脉变为无尽宝藏,既提升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又在旅游中寓教于乐。



潮州广济桥上的非遗展示——刺绣。肖燕菁 摄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目前,潮州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级项目21项。潮州加大非遗体验基地旅游要素配备,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利用本地婚纱礼服、陶瓷、单丛茶等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体验基地,打造19个潮州文化研学游基地和3条省历史文化游径。
      百师园汇集了潮州众多非遗项目的综合性展览,创办特色研学旅游体验项目;大吴泥塑博物馆研学游基地以大吴泥塑为主题,集泥塑精品、泥塑文创、泥塑体验于一体;枫溪裕德堂则让珠三角高校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潮州体验潮州手拉朱泥壶的魅力。      如今,研学游以及各式非遗体验游为更多游客及潮州市民提供了体验“潮味”生活的新选择。   



保存古韵,焕发活力

    “绣花功夫”微改造 润物无声传家风



      日前,“红色金融暨革命文物展”在潮州古城中山路李厝祠揭幕,宣告李厝祠布展完毕,于2022年初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李厝祠始建于清代,原为李姓祠堂,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抵达潮州后,在这里创办黄埔军校分校,为黄埔军校首个分校。2020年3月,李厝祠启动修缮,至2021年7月基本完工。      李厝祠坐北朝南,主体二进,带东、西从厝,占地面积1306平方米。前埕口临中山路,主祠二落一天井带走廊,两侧设有左右火巷,带左、右从厝,布局对称庄严,后花园后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驸马府前埕。      此前修缮内容包括清除后期增筑的无价值的构筑物、建筑物,重修一进、二进、从厝建筑等。在李厝祠修缮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难度较大的是东、西从厝的修复工作。“由于东西从厝破坏程度大,施工人员需在勘察的基础上,根据从前的形制与墙路,重新将墙面砌起。”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综合股负责人谢菲介绍。      李厝祠的修缮始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更新改造中尽力将建筑原来含有的传统元素保留下来,是潮州近年来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的一个缩影。      始建于汉初的潮州古城曾经是潮州乃至粤东地区的政治中心,城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然而,因年代更迭、住户搬迁等原因,古城内很多历史建筑未得到及时修缮,几乎成了危房。自2017年以来,潮州积极探索启动“百家修百厝(祠)”工作,李厝祠、黄尚书府便是其中的重点项目,力求让古城文物古迹重焕光彩。      据潮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家修百厝(祠)”是潮州创新文物修缮保护机制,尝试以新的方式进行文物修缮与维护,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向上级部门要一点,地方财政出一点,并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款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古城一批文物修缮工程。      为了将文物遗存完整保留,潮州结合城市特点,还将持续推进“百家修百厝(祠)”工作,目前已完成黄尚书府、李厝祠、海阳县儒学宫大成门和大成殿、双忠庙等修缮工程。接下来,还将加快推进铁巷陈宅、卓府、廖厝祠、辜厝巷林宅等修缮工程。      如今,这批文物点在修缮后保存了古韵,焕发了活力,部分已经对外开放,有效提升了“潮文化”精品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成效。位于李厝祠不远处的海阳县儒学宫,其大成殿修缮工程于2017年8月开工,2018年6月竣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了重新铺做屋瓦面、更换部分蚁蛀腐朽严重的梁架,更换部分蚁蛀、腐朽严重、榫头破坏的檩条、修补泛碱、酥化的墙体等。      2020年,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了广东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经各地市推荐、专家评审、实地复审,全省共有10个单位(机构)上榜,创设于海阳儒学宫大成门内的潮州市潮人家训馆位列其中。      潮人家训馆由潮州市委宣传部牵头、潮州市文明办和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承建,于2019年11月24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该馆坐落于海阳儒学宫大成殿的两侧,分西厢馆和东厢馆两部分,集中展示各个姓氏、各个年代的潮人优秀家规家训。      走进家训馆内,可见西厢馆将潮人家训精神概括为“仁义忠恕”“安分守礼”“慈孝和睦”“扬善济世”“廉俭勤耕”“诚实守信”“正心修身”“治学齐家”八个板块进行布展;东厢馆则以“红头船前辞别情”雕塑开头,按照海外潮人秉承家风家训艰苦创业并报效桑梓的思路进行布展。      有不少游客是带着子女一同参观,一边参观一边给孩子讲解,让潮州家训文化根植于孩子的内心。“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在社会价值理念多元背景下,家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人,传达社会规范,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潮州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挖掘、广泛传播,让家训文化在潮州处处可见。



  成绩单



    ●潮州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项目21项。

    ●潮州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8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2人,省级传承人55人。

    ●潮州现有市级非遗基地45个、省级基地26个、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

    ●潮州现有文化研学游基地19家。

    ●全市共有11家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5家),星级饭店12家,博物馆之城等各类展馆60家,青岚地质公园列入国家地质公园。

    ●“十三五”期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为8957.29万人、旅游收入1320.56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182%和172%。

    ●潮州古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名录”,潮剧获国家非遗优秀实践案例,广济桥代表国家形象载入中伊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4个景点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 END ☆ 来源:南方日报
mpvideo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187875700064518145
往期精彩



戳这:粤文化 越美好——2021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潮州顺利举行



戳这:以“驿站力量”写好“文旅”大文章,桂坑村文旅驿站获评广东省2021年度“两中心融合”最佳实践案例



戳这:潮州广济桥第三次荣登“国家名片”!



戳这:市文广旅体局传达学习贯彻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戳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星带队到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调研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抢先了解潮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资讯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768-2120383

传真电话:0768-2120380

电子邮箱:czswgltj@126.com

举报地址:潮州市新洋路民主大厦六楼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邮政编码:521000

潮州市文化市场版权纠纷便民服务投诉渠道

投诉电话:12345

受理举报投诉邮箱为:

czxcbcbbq@163.com、zfyd2120131@163.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评论
快速评论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网站地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5-1-27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