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视窗,了解龙湖 今天下午,汕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汕头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局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并回答记者问题。 ![]() 据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目前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已进入社区广泛流行阶段。根据市疾控中心的数据分析,我市疫情已到达峰值,目前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社区仍存在大量感染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平台期。考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我市疫情(特别是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波动,防重症的任务仍然繁重。 为平稳渡峰,近期,市卫健局在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准备。 一 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 按照“应设尽设”的原则,加强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的建设,发热门诊(诊室)由原来的56家增至106家,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力量,延长接诊时间,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卫生站(室)、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建设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更好地满足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就近诊治的需要。 二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 全面梳理各类医疗救治资源,目前累计开放床位21764张,其中,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共有9264张床位,2家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床位数达1000张。合理调配全市各大医院的呼吸机,以满足重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命支撑。建立医疗救治医护人员团队和重症医疗救治专家团队,重点做好重症医学和儿科相关医护人员的储备,培训可转换重症、儿科的医师和护士,进一步充实医疗救治队伍。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 三 做好药物储备。 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方式应对用药高峰。与本地药品生产企业达成药物保供协议,储备有一定数量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止咳药物,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 四 开展线上诊疗和便民服务。 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呼吁市民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就医需求时,优先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有效缓解诊疗压力。近期,市卫健局会同市政数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发了“汕头发热诊疗服务”微信小程序,该程序立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发热市民群众提供便捷的预约购药服务,同时集成了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发热门诊服务指引、新冠科普知识等便民信息,更好地为市民群众就医用药提供便捷服务。该程序自2022年12月28日上线以来,访问量达到30.88万人次,已有3600名市民通过小程序预约购药。 五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针对社会关切的就医购药难题,加强宣传引导,第一时间发布《非必要不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倡议书》等通告,及时发布我市最新核酸检测采样服务点、发热诊疗服务网点、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团队联系方式等权威信息,方便群众获取就医信息,引导群众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加强健康科普,组织专家接受采访回应群众关切,通过专家访谈、发布指引、制作视频、图文报道等方式,协调市级新闻媒体和各大主流政务媒体,密集发布推送抗原检测、转诊治疗、居家隔离、用药提醒、网上问诊、疫苗接种等健康科普信息。 市卫健局将落实落细新冠病毒感染 “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Q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春节即将到来,预计今年农村在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量将比往年大幅度增加,针对农村群众防控疫情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请问怎样提醒春节返乡群众进行健康管理和疫情防控?同时想请问对于农村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我们是怎样做好保障工作的? ![]()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华广 A 市农业农村局回答: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医疗条件比不上城市,当前又面临春节返乡人员增多情况,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为此,市防控办专门出台了《汕头市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市委农办又发出了《致农民朋友的一份信》,提醒返乡群众主动防控,指导村居提早防控、做足基层健康服务。 一是提醒群众报告返乡计划。各村居用好三年来的疫情防控经验,通过微信群、亲戚朋友群、乡村大喇叭等方式,提醒返乡群众向村居告知春节回乡计划,倡导错峰出行,广泛告知家乡医疗卫生机构联系方式。 二是提醒群众做好个人防控。各乡镇村居积极开展健康防控宣传,广泛告知就近问医求药的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醒群众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与家庭卫生,在身体健康前提下才走亲访友。 三是做好健康服务指引。镇村医疗机构除了按照省市要求接诊、治疗等外,医务人员还会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用药指导等服务。 四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镇、村居社区及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发挥作用,摸清村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乡村重点人群健康状况信息库,落实《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加强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或下乡进村等措施,最大程度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提供便利。 五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范围。强化急难型社会救助,对因疫因灾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特别是对感染者中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以及防返贫监测对象,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取消户籍地、居住地限制,非我市户籍人员在我市突发困难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可在急难发生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 Q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在感染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重症患者也随之增多,请问我们如何保障把资源集中在那些最需要的新冠患者和其他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上来?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