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黄启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营的企业,不做别的,就是生产小小的拉链,三十年过去如一日。 在冬日明媚的一天下午,笔者来到他的企业,面对面采访他。 作为企业家,他是连续三届的龙湖区政协委员、常委,获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授予“中国拉链行业成就奖”和“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家”的荣誉称号。 “既然选择它,就要做到极致” 农民出身,文化不高,却得益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像大多数农村人一样,洗脚上田,离开家乡,他只身一人来到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闯荡,以潮汕人特有的敏锐、精明和不服输的打拼精神,创办公司挂靠在集体名下,通过港澳台的转口贸易,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移居香港。九十年代,瞄准国内方兴未艾来料加工的热潮,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回到汕头创办港商独资企业,“一锤定音”选择了虽不起眼,却细思极恐,明白各行各业都需要的小小拉链,一做就是几十年,尽管现在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对办实业的人来说,都是“寒冬”,在市场份额减少、挤迫的情形下,他却乐观,“我行我素”,依然不畏所惧,增资扩产,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引进全链条组合式生产线,在全国首创自动化检测和信息数据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在企业内部推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股权激励制度,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劳动效率,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但在外人看来,这难道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执吗? 说到这里,他抿了一口茶,眼神淡然,就像讲故事一样轻松诙谐。在这沉着从容、开朗豁达的背后,正是他对动作分解日积月累的细致、对工艺的不断改进、对细节改善的热衷、对技术自我深度的成熟,对持续改善功能的组织,以及对于自己执着和作品拥有的自信,并不因为金钱、利润减少而妥协的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答案揭晓,偏执的工匠精神,让他在经历狂风暴雨之后,不仅活下来,还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要热心与担当” 热心为人,一帮到底,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不怕自己的“蛋糕”招来竞争对手。作为政协人,他团结同行,发起申请汕头区域“中国拉链生产基地”牌子,获国家批准,对增强本地拉链品牌的美誉度,拉动出口和内销,极具促进和影响力;帮助扶持义乌一带的企业,从无到有建立拉链产业链,为对方企业信用担保、引进设备、安装调试,到人才培训、产品出路、售后服务一条龙等等,无所不包。 这些事听起来违背常理,却又实实在在,这已经不是“两肋相助”了,而是在断自己财路了,但他却乐此不疲,来回奔走,以至于原本是初创企业的“小弟弟”,发展到今天成为全世界织造最大的三鼎集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十多年来选任政协委员、常委,他古道热肠的步伐更加快了,用心用情用功参政议政履职。尽管企业的事情牛毛,很操心很琐粹,每件事要亲力亲为,但政协的视察调研、民主评议活动、建言献策,他不含糊、不推辞,不落下,几乎每场都有他的身影。抽出时间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调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询问企业负责人存在哪些困难,需要什么帮忙,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推荐等,积极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汇总后构成提案,例如,珠津工业区创文强管、市政管理、产业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多次提出看法和建议。 “世事沧桑心事定,古道热肠终不变”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萦绕在他心中的反哺情结,不在于出钱的多少与沽名,而在于挥之不去的情怀,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困难的人,虽荆棘不觉痛苦与悲凉。在他的家乡,每年都投入几十万元,用于奖教奖学、修路造桥、整治环境、访贫问苦,为企业员工额外购买商业重疾险、意外险。 他这样表示,倾情民生善心,努力践行、奉献,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勇于为行业、百姓发声,为促进龙湖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的政协委员。 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更是发展的信心。我们在一个缩影身上,感受到追求的魅力和力量。 —— ——黄启文—— ——●第六届龙湖区政协常委、港澳委员小组副组长●广东冠业拉链服饰有限公司 伟业贸易公司 董事长 ●汕头高新区银信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执行股东 ●广东省拉链商会 创会荣誉会长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 副理事长 —END— 龙湖政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