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地震局林绵裕副局长率专家组莅潮南区六都中学察看验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于通过验收后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移交给潮南区六都中学。潮南区经信局(地震局)、潮南区红十字会、广东狮子会练江服务队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同志陪同。 (汕头市地震局林绵裕副局长(左)和六都中学校长李桂生(右)签订移交协议) 2017年8月,经多方比较选址,市地震局、区经信局(地震局)、红十字会确定联合区六都中学共同在校内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市地震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不但提供建设技术指导,还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广东狮子会练江服务队也积极参与,捐赠1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这是潮南区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同时也是我市首个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出资建设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根据国家Ⅱ类标准建设: 应急棚宿区是利用学校现有的400米跑道操场,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可以在这里搭建应急帐篷安置附近的受灾群众,棚宿区面积大概有17000平方米,按照两平方米一人的标准,约可容纳8500人左右。 在棚宿区的周围还设置有应急厕所和应急供水设施,满足受安置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应急厕所采用暗坑式蹲厕,平时可以用窖井盖盖上,不影响该区域的日常通行) 因为破坏性地震有可能造成供水线路中断,所以在操场的角落还钻探了一个应急水井,深度大约85米,该水井的水经检测合格。水井不但可以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发挥作用,在平常通过抽水泵和管线接驳到学校的应急蓄水罐里,也能解决学校一部分日常用水。 在学校周围显眼的地方还设置了应急疏散指引牌和地震应急避险宣传栏,不仅可以在地震到来时指引周边民众前往避难,在平时更能起到一个宣传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群众避险意识。 其他的功能区诸如应急垃圾存运点、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应急指挥室、应急发电机等就是在学校原有的设施上加以充分利用。 汕头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100年前的1918年也曾在南澳海域发生过7.3级的大地震,当时对我市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设立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六都中学地处324国道旁,交通方便;人群密集,人流量大,服务辐射范围广;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也将成为我区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地震科普活动的首选场所。 cnhsz66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