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第二天,迎来了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来自汕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有关领导和科研团队等政、企、校三方代表,就如何将学科人才优势与纺织服装产业优势相结合,让创新成果在汕落地生根展开交流。 产学研对接会议现场。南方+ 吴利婷 拍摄 高校专家线上介绍前沿技术成果 纺织服装产业是汕头最大的支柱产业,也是汕头最有特色、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68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44.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3%;工业增加值246.5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2%;今年一季度,汕头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750家,同比增长9.1%;实现工业总产值246.23亿元,同比增长7.7%;工业增加值53.28亿元,同比增长7.6%。未来五年,全市将打造产值超2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迅猛。除了各项产值数据向好,汕头纺织服装产业优势也很明显,在细分领域内衣家居服部分,产量约占全国45%,名牌产品占全国75%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汕头虽拥有较为完整的中游生产环节,但上游原材料棉、毛、麻、蚕丝等天然材料产地均非来自汕头,化纤生产企业也不多。下游服装设计、研发、展销、电子商务、供应链等专业公司、专业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偏少。与此同时,企业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龙头企业规模数量偏小、整体研发创新能力不足、部分环节仍存在高资源能源消耗等问题。从全局看,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仍需向产业专家把脉问诊。针对以上资源能耗和研发创新等问题,来自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10名科研团队负责人介绍了关于现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联合处理工艺、能取代传统高浓废水气浮预处理的方法、单功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纺织应用和其他功能纺织技术成果,对相关行业难题及前沿高端技术做了要点明晰的展示。参会的一家汕头服装企业代表告诉记者,科研团队关于“三防”技术、生物基驱蚊微胶囊等方面的讲解很实用,其工厂在后续的生产中会考虑参考,让一些民用度高、舒适度强的多功能面料产品尽快上市。推动高校技术成果在汕落地转化据悉,东华大学与汕头有着深厚良好的合作基础,江南大学与汕头在产学研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纺织、化工、物联网、食品、发酵等方面,每年平均有10项左右。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对汕头市委、市政府举办这种“面对面”专场对接会表示好评,他认为这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汕落地转化。“东华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与汕头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在汕头进一步开花结果。”“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不断地将学校纺织学科的优势注入汕头的产业中,为地方纺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并推动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优先在汕头转化。”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说,这场纺织产业专场对接会,为市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和纽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会议指出,接下来汕头将积极以打造“四大工程”为抓手,建立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建设纺织服装总部大厦、建立纺织工业产业园区、构建展会展览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依托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在纺织方面的人才和技术研发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创新中心、孵化基地、创业载体和人才高地。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出席本次会议。 【记者】吴利婷 余丹 来源:南方+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