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354059930258849793 在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甚至涉嫌构成间谍罪? 近日,广东省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一些人在工作生活中企图用涉密数据牟利,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危害。 兜售高科技企业资料被抓获 王某是某搬家公司员工,在一次搬家中获得了客户的一块移动硬盘。因为该客户曾经在某高科技公司工作,王某猜测这块硬盘内可能存有这家公司的重要资料,便将硬盘据为己有。 王某说:“当时我手头上正缺钱,看到很多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国外打压这家公司,然后我就想起了这块硬盘,我觉得里面应该有很多比较重要的资料,卖出去应该能换来不少的钱。” 王某在网上找到了某大国领事馆的联系方式,并向领事馆发送了邮件,称出价100万美元出售这块硬盘,但仅仅收到对方邮箱的自动回复。担心对方没有看到邮件,王某又通过快递方式给对方邮寄了同一内容的信件。 信件寄后出,急着把硬盘卖出去的王某,更是直接前往领事馆,准备向对方当面兜售这块硬盘。 好在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制止了王某的行为,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理。经查验,该硬盘内共存有54G45245份文件,涉及该科技公司商业秘密,一旦外泄,将对该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介绍:“王某的上述行为不仅涉嫌构成为境外窃取商业秘密罪,而且在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对我国高科技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损害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 非法搜集我国军工企业敏感信息被审查 郭某曾是某军工企业的员工。离职后,郭某在经济上遇到困难,便萌生了搜集我国敏感信息来换取某大国资助并移民该国的想法。 于是,郭某翻找出在军工企业工作时留存下的资料,并多方联系前同事,打探该企业的现状。为了获取更多信息,他以探访名义,跟随前同事进入工厂,拍下数张涉密照片。他还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大量我国各级政府职能、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企图借此得到某大国领事馆的重视。 “郭某搜集的信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涉及军工企业的敏感信息,这些是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一旦这些情况泄露出去,将会给我国的军事安全和军工企业造成危害;另一个层面是我们国家政府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境外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将会对我们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介绍。 虽然深知这些信息泄露出去的危害,但在利益的诱惑下,郭某依然以身试法。自认为掌握了足够多的敏感信息后,他两次试图进入某国驻华领馆。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及时对郭某进行查处,消除了危害隐患。 来源:南方+客户端 内容来自:广东政法(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