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以水污染防治工作为主抓手,针对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练江污染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国考断面达标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等监督重点,加强各级人大联动协作,对我市生态环保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助推我市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人大常委会环保监督工作成效获省人大常委会肯定,相关案例两度入选全省“十优”。2018年9月省人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贯彻落实,于2019年1月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制定出台了《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就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对练江流域综合整治、韩江流域水体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施碧海行动等工作予以重点明确,并落实市政府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期间每半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水污染防治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同时,制定工作方案,强化贯彻落实,《决定》出台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区县、镇街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水污染防治开展调研、检查和视察近20次,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期间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市政府有关情况报告,有力助推了我市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按期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对练江污染问题高度重视,自2014年省人大“四河”整治决议以来,一直将之列为环保监督工作重点,以推进练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抓手,聚焦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配合落实省人大开展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监督工作,先后开展调研、检查和视察活动近30次。同时不断探索监督新举措,如: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组成联合调研视察组,由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大、政协机关工作人员近千人组成的18个调研组、合计93支调研小分队,深入练江流域18个镇(街道)、349个村(社区)开展历时1个多月的调研视察,在此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委认真围绕常委会有关工作部署,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全力助推练江污染综合整治;2018年10月省人大建立四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方案,近年来不断推动和深化市、区、镇(街)三级人大开展联动监督;2018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专题询问会,对练江污染整治工作进行询问,督促推动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已达到考核要求。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练江污染整治的监督工作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其监督案例被评选为2019年全省十大环保监督优秀案例。黑臭水体整治是中央环保督察、水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内容,也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城市文明形象和人居环境。面对38宗黑臭水体整治起步晚、数量多、整治难度大的棘手难题,我市采取强力措施全速推进整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探索创新监督方式,采取“双联动”机制(党委督办、政府整治、人大监督、政协视察的“四套班子联动机制”和“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多元化”监督(深化“联动监督”、实施“刚性监督”、强化“民意监督”、开展“专题监督”)+“全社会”参与(人大代表参与、新闻媒体参与、广大群众参与)模式,发挥各级人大、人大代表、媒体舆论和群众的作用,深入监督、持续监督、联动监督,进行明查暗访,督办有关议案,发出治污倡议,先后9次组织监督检查,并于2020年4月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打赢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用一年时间扭转黑臭水体整治滞后形势,截至2020年底,38宗城市黑臭水体均完成整治,经审核认定达到“长制久清”。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对黑臭水体整治的监督工作,再次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其监督案例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环保监督优秀案例。 ![]()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汕头日报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汕头两会前奏】十三届市政协履职步伐铿锵坚实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