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1年8月27日下午,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区小学英语老师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参加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教研大讲堂”第七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落实英语育人目标”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专家讲座、课例分享、专家点评、教研沙龙四个环节,重点聚焦语言、思维与品格融合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共同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方式,研究和挖掘外语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分享广东小学英语教育实践,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方法与路径。 首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教授做了《语言运用、思维品质与良好品格同步发展的小学英语教育》的主题报告。龚教授指出,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有四个关键步骤:1.理解国家核心素养的目标描述;2.从“三个超越”站位去审视学科教学;3.学习“大单元”教学概念的底层逻辑;4.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目标的任务活动。龚教授强调,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从“超越学科,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角度去看待英语教学,我们教的知识对学生今后会有什么影响,他们能否将现在学到的东西迁移到生活当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有比较高的站位,才能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一个广阔的视野,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能做成事)、必备品格(愿意并习惯做正确的事)以及价值观念(寻求或坚持把事做正确)的核心素养目标。龚老师还提出,在素养观念的引领下,要开展以大单元为统领的整体教学,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单元教学。 接着,深圳市宝安区教师团队的黄红苑、张明、吴殿霞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例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思维、品格和语言能力同步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分享》,展示了宝安区老师通过跟读、模仿、表演和表达真实想法让学生来实现语言习得,运用判断、分类、对比、分析、问题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设置语言情境来浸润学生的思想品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黄晓璐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题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融合发展的实施策略》的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行为规则,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将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巧妙地融为一体。 上海中小学外语教学委员会小学分会副会长王珏老师对课例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指出:1.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一定要思考背后的purpose;2.教学中老师抛出问题时,应该让学生有思考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而不是重复老师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能力的参与者,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接着,龚亚夫、王珏、朱晓燕、王琳珊、詹晴儿、陈晓琼和谢纯财六位老师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了教研沙龙,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创设真实的情景,设计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大任务来实现融语言学习思维和品格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詹老师提出要从趣味性、生活性、情感性三个方面来设计英语话题,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产生共鸣。陈晓琼老师认为创设符合学生的语境或free talk话题可以是一段话、一个电影片段或者一个场景等,重点是要联系实际,能激活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话闸子。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学大咖就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为老师们就如何针对育人目标,开展课堂教学答疑解惑。 最后,王琳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她提出,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品格是每一节课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归宿点。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站在育人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要在真实的情景中用英语做事情来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从而推动语言文化思维的协同发展,让学习从表层走向深度,促使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发展,真正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金平区各小学的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全程参与直播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并进行深度思考,撰写心得体会。参加研修后,老师们均获益匪浅,表示将努力把研修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教师1:今天的课程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英语的教学,不只是教授学生语言,而是要创建一个多元目标的英语课堂,把英语课堂上的问题转向育人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2:今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落实英语育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应融合语言学习思维和品格协同发展,创设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话题内容,并创设大任务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做人,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教师3:本次学习让我领会到解读文本是新形式下英语教师的必修课。解读文本是一堂课的关键,挖掘文本材料的育人功能,要先从文本解读开始。深挖文本后,教师要搭建学习梯度,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链驱动、构建知识体系、多层次提问等方式,搭建学生的思维梯度,体现思维可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4:通过今天的研修,我了解到,核心素养的发展要通过“任务”来实现,指向素养的学习必须是真实学习,真实学习必须要有真实情景和任务的介入。只有真实情景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教师5: 我们的教学要从碎片化走向综合化,关注语言的语用功能,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从模式化走向活动化,在真实的情景中,用英语做事情来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来推动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协同发展。 教师6: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下,我们要跳出原先的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要调整成以大单元为整体的教学思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接下来的教学大趋势。 教师7: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文学圈阅读”的角色为载体,设计多层次任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文化意识。并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综合输出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 教师8:精彩的课例片段分享,让我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更新,教师的引导不仅仅在知识层面,还应落实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融合在一起,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教师9: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了交流与沟通的深层次含义。从前我把语言能力视为沟通力,其实是狭隘的理解,实际上所谓的沟通,应该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传递给对方,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最终理解自身,从而培养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个过程。 教师10:在分享的几个课例中,都不乏思维导图、图形梳理器等各种帮助学生判断、分析、归纳、分析的“工具”,而除了借助这些辅助手段完成基本的文本内容学习之外,如何联系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深度挖掘文本意义并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最后培养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品格,达到育人目标,这些都让我在接下来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借鉴学习。 教师11: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自己在情境设置、作业布置、知识整合、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反思学习,争取做得更好,努力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 教师12:下午的学习,让我学习到了韦恩图的应用,韦恩图可以用来总结有相同和不同特点的两者之间的异同,这样让学生能有新颖的视角去探讨比较双方的异同点,不只停留在传统的列表比较。 教师13: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学习到了几个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从几位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学到了如何从学生角度去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真正做到“真实学习”。 教师14:在教学沙龙环节中,我了解到了一个词“适切”。同样的问题设计,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得出的结果会大不相同,有的甚至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作为一名涉农片区的教师,我深有体会。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应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储备等,必要时候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架,让其有话可说。 教师15:通过线上学习,我意识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设计,应做到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评教”,建立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评学”,建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 教师16:在参加完今天的培训后,除了教授学生语言和知识技能,我会在挖掘相关知识点与学生的品质与行为习惯的联系方面多做探索和尝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品德教育。例如,在教授以食物为主题的内容时,适时引导学生们学会珍惜粮食,合理搭配膳食,礼貌进餐等。教师17:通过学习,我了解并掌握了核心素养领域下变革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学习到一些思维导图、任务创设、评价方式等课堂小妙招。作为教师的我将从技术性实践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让课堂从知识传递转变为知识构建,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为能动的参与者,真正落实英语育人价值。教师18:本次的培训让我更加明确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向及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整合课程资源,深入解读文本,提炼大概念、大任务等;通过问题链、任务链、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框架。实现评价多元化,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品格。外语课程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语言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等融合发展、循环向上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变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展品格和思维,提升核心素养,落实英语育人价值,是外语教育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和难点。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将继续组织一线教师深入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方法与路径,研究和挖掘外语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推动金平区小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