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埸,男,1996年3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国跳水运动员。 ![]() 2012年,谢思埸进入中国国家跳水队。 2013年,谢思埸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马德里站比赛上夺得个人首枚国际赛男子单人十米跳台金牌。 2015年,首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谢思埸便获得男子一米板金牌和混合全能铜牌。 2017年,谢思埸摘得职业生涯首枚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单人三米板金牌,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中一举夺得跳水男子团体、男子双人三米板、男子单人三米板冠军。 2018年,谢思埸包揽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子单人三米板与双人三米板金牌。 2019年,谢思埸夺得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三米板单人与双人项目冠军。 2020年10月4日,谢思埸获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男子3米板决赛冠军。 2021年7月28日,谢思埸搭档王宗源夺得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 伤病曾折磨这位少年天才 谢思埸年少成名。早在2011年,年仅15岁的他就成为第一个同时掌握109B和409C这两个难度系数为4.1的跳水动作的运动员。 ![]() 2012年,16岁的谢思埸入选了中国国家跳水队,一年后便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马德里站比赛上,夺得个人首枚国际赛男子单人十米跳台金牌,2015年首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就获得了男子一米板金牌和混合全能铜牌两枚奖牌。 然而,就在即将前往里约奥运会之际,谢思埸的旧伤复发,最终无缘参赛。回忆那段经历,谢思埸说自己的心情始终在“期待”与“失望”之间循环往复。 2014年,谢思埸在前往墨西哥参加青奥会选拔赛之际,由于过度训练导致腿部骨折。虽然队医的应急处理让他能够如期前往。但在赛场适应训练时,他的腿部骨头再次骨折错位,只能遗憾退赛。 回国后,谢思埸就做了手术,医生当时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即使你做了手术,以后也练不了跳水了。”不只是腿部的伤势严重,已经从事跳水事业十多年的谢思埸,身上积累了很多伤病,光眼睛就做了七次激光手术,手臂肌肉也曾撕裂过,腰、膝盖、手腕许多部位都有旧患。 三个月后,谢思埸刚刚开始能够走路,他就已经开始尝试跳的动作。在回医院复诊时,他甚至当着医生的面原地蹦了几下,这让医生非常惊讶。 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和对于事业的渴望,谢思埸手术之后重回训练场,并将好状态保持到了里约奥运会的选拔赛。但在上海的一场选拔赛结束之后,谢思埸脚伤复发,连路都不能走。等去到医院一拍片子才知道,原来上次手术钉在脚里固定的钉子移位,把肉都磨烂了。他只好又选择通过手术取出这两颗钉子。 这场不得不做的手术也使得谢思埸提前告别里约奥运会。 “成功的背后全是难忍的疼” 漫长的恢复期间,谢思埸目送队友前往里约,心中难免遗憾,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但在教练的鼓励下,2016年的冬训他还是选择归队参加训练,准备2017年的比赛。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谢思埸从一米板转到三米板并兼项单人、双人两项比赛,拿下了单人项目的金牌和双人项目的银牌。赛后他哭了,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的眼泪证明了一切。对于受过伤的谢思埸而言,这个世界冠军的分量更重一些,这个来之不易的世界冠军证明了他的付出和选择。 里约奥运会之后,谢思埸先是与曹缘搭档。光州世锦赛之后,谢思埸的搭档换成了“00后”小将王宗源。两人都属于技巧型选手,同步方面更为默契。 无论如何,在东京奥运周期,职业生涯几经波折的谢思埸还是坚持了下来。2019年7月,他夺得了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男子三米板金牌等重大比赛的金牌,也终于摆脱伤病的困扰,取得了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本届奥运会,谢思埸兼项男子单人三米跳板和男子双人三米跳板两个项目。 谢思埸曾经如此总结自己的成长历程:“成功的背后全是难忍的痛。”但幸运的是,他的坚持、他的付出、他经历的痛苦没有白费,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奥运新人”谢思埸终于实现了自己站上奥运领奖台、为国争光的梦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