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既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乡土的“跨国家书”,也是记载丰富时代信息的“海邦剩馥”。19日上午,汕头市荣誉市民、中国国际美博会创始人马娅女士与麦保尔先生(已故)将4万余件侨批无偿捐赠给汕头市档案馆,希望借助侨批让更多的后人了解那段侨民血泪史,了解侨民们的家国情怀、责任和担当。而在此之前,记者专程奔赴广州,详细了解侨批捐赠背后的感人故事。 ” 30年收藏近12万件侨批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侨批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涉及地域以潮汕为主,往来涉及的多是以东南亚为主,以及缅甸、美国、加拿大等。记者在广州现场看到,捐赠的每一封侨批都用保护膜进行封装,并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并张贴编号。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马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捐赠的侨批中,大部分是以一个家族或一个村落整理出来的。通过这一系列的侨批档案,能够了解侨批主人的家庭背后的故事。这一系列侨批档案深刻反映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马娅说,麦保尔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就爱好集邮。上世纪90年代初调到电信系统,在汕头工作期间,他偶然发现了侨批。当时侨批还被当作邮品中的“实寄封”来看待,并没有什么人特别关注。麦保尔却敏锐地发现,侨批与“实寄封”有着明显的差别,于是通过自己合作的邮商、网络等资源,开始大量收集。马娅也喜爱集邮收藏,对丈夫的决定非常支持。出于对侨批历史文化的保护,麦保尔先生历经近30年收集了大量反映海外侨民史的侨批近12万件。 ▲马娅女士(右前一)在广州现场了解侨批数字化扫描情况 为收藏耗尽毕生积蓄心血 侨批又称“银信”,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约在清代出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邮政汇款的兴起,才退出历史舞台。 马娅感叹道,收集这大批量的侨批,丈夫不仅花费了数千万元,还花费了大半生的心血。当时为了换得一批近9万件关于潮州的侨批,麦保尔还曾应对方要求忍痛将自己几处极好的房产进行置换。“这是一个对文物保护出自于内心的爱、对文化非常尊重的人才能做到的”。 从2012年开始,马娅女士的助理王逸锋就开始跟随麦保尔先生整理邮票、侨批,经常看到麦先生独自在工作室里整理和研究侨批。在王逸锋看来,麦保尔先生对侨批的痴迷,已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几次走进麦保尔的工作室,提醒他出来吃饭,还经常看到麦保尔因为读到一些侨批背后的辛酸故事而偷偷地落泪。 麦保尔的女儿麦琳琳曾经与父亲一同外出收集侨批。回想起当时收集侨批的过程,麦琳琳坦言非常辛苦,经常要跑到潮汕的村庄去收集。为了获得这些珍贵的侨批,麦保尔还经常跟侨批主人、收藏家等进行交流,说服他们将手中的侨批卖给他。“父亲当时想的,只是想能够更快更好地保护历史和文物。”麦琳琳说。 在不遗余力收集的同时,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保护。据介绍,为了收藏侨批,麦保尔家专门用两套房子共300多平方米的面积来存放,几十年来都是空调不断,因此收藏的大批量侨批都是完好无损的。 ▲此次捐赠的侨批保存较为完整,每封侨批都附有一层保护膜。 无偿捐赠只为更好保存研究 侨胞常年生活在异国他乡,在没有先进通讯手段的年代里,侨批成为维系他们与家乡亲人情感的重要纽带。一封封侨批渗透着海外侨胞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之情。记者在相关拍卖平台上了解到,目前侨批的价格是每件在几百到几万元不等,而这种形成系列的侨批价格会更高。如此珍贵的藏品,马娅女士为何选择无偿捐赠呢? “此次无偿捐赠侨批是为了完成麦保尔先生的遗愿。”马娅告诉记者,自己和麦保尔先生都是上世纪70年代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两人的父辈都是上世纪40年代入党的党员。麦保尔之前收集侨批,就是为国家、为广东保存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保留华侨艰辛奋斗的个人生活史。从一开始收藏这些侨批,麦保尔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将其捐献给国家,从未想过要出售。目前,麦保尔先生收藏的近12万件侨批藏品,将陆续根据麦保尔先生的遗愿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 马娅表示,此次捐赠除了完成丈夫生前无偿捐赠的遗愿,也是希望让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侨批,得到更好地保存和研究,让年轻一代了解中国劳工的历史,同时希望能令更多的人有所触动,加入到收集、整理、捐赠的行列,让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研究和展示。同时,借助侨批可以让更多的后人了解中国劳工的血泪史、了解他们重信用、爱国家、爱家庭等核心价值观。 ▲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侨批从保护膜中取出 进一步做好侨批档案开发利用 得知马娅女士无偿捐赠侨批的消息后,汕头市档案部门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赴广州开展接收马娅女士捐赠侨批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对马娅女士捐赠的侨批进行数字化扫描,完成接收侨批档案40121封、图像采集83500页。 “这批侨批的保存总体是较为完善的。”参与此次侨批数字化扫描的北京汉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宁介绍称,每封侨批都附有一层保护膜,说明捐赠人对侨批档案的保护意识非常好。他们对实体的侨批档案进行修复,包括除菌、除尘、虫洞、酸化等进行处理,并对侨批上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取,采集信件内容、收发件人等的信息。 据了解,在接收这4万余封侨批档案后,汕头市档案馆的侨批档案馆藏量增加到7.7万多封,这对进一步做好侨批档案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黄祖煜表示,此次捐赠的侨批较为系统和完整,主要是家族式的侨批档案,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其中有一封非常珍贵的侨批,是1949年11月11日从泰国寄来的侨批,它反映我国侨批业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对侨批进行数字化扫描 版权声明: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图文/李德鹏编辑/李津校对/纪素琦编审/盛 瑶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移动媒体中心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