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 诗以咏侨批 侨批故事系驺珂,祖籍情怀万里梭。 救赎迷津君欲问,春风不改旧时波。 祖籍情怀万里梭,艰辛异国历蹉跎。 客居游子困圆盼,难缱乡愁又奈何。 六一儿童节,吃大餐,买礼物,然后去游乐场玩耍,俨然已经成为了小朋友们过儿童节的“标配”了。缺乏新意的“标配”也逐渐让小朋友们对此感到无趣。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不如到汕头侨批文物馆感受侨批文化。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诚实守信精神、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对孩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 侨 批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潮汕侨乡盛行着一种与海外交往的特殊文献——侨批。它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属于银、信合体的民间特殊文献。据有关史料记载,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集中收藏的侨批12万余封。潮汕侨批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记载翔实,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军事和国际关系等领域,是研究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金融史、邮政史、中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 ![]() ![]() 201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侨批—海外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 侨批文化馆将展览内容分为三部分 一、特定的背景 侨批记录了华人华侨在侨居国的生活状况、活动情况及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信息。这些信息独一无二且意义重大,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政治交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特别的运作 侨批的产生并广泛运用,催生了水客这个新兴职业。水客,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海外华侨递带“人、信、财、物”的特殊人群。他们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故名“水客”。 三、特殊的纽带 银信合一的特殊形式,使侨批在近现代的中国华侨史上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并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维系海外侨胞与国内亲人情感的特殊的纽带。 ![]() 侨批史上最长信——一封近3000字番批 ![]() ![]() ![]() 写批:辛苦劳作的侨胞请街边老先生代写批信, 附上几个辛苦钱,托水客带给家乡的亲人。 ![]() ![]() 送批:诚信的侨批派送员(俗称脚批)沐雨栉风, 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将侨批送到侨眷手里。 ![]() ![]() 批来了:侨眷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 从侨批派送员手中接过日夜盼望的侨批。 ![]() 在异国打拼的侨人们,在码头当搬运工、在侨居地拓荒垦殖、在街边贩菜贩小食等。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备受歧视,付出血汗只为谋求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海外华侨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虽远居海外但心系祖国,华侨通过侨批递送,支援祖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我们在信中领略到的不仅是无数潮人的艰苦奋斗,更是无数潮子对家中父母的思念,侨批文化背后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美好品德更值得在下一代的身上传承发扬。 让我们在这个“6.1”走进侨批文物馆,感受“一纸侨批·两地相思”的潮汕文化。也许在过去,一封简单的侨批便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