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革命精神血脉 上世纪20年代,革命火种在潮汕地区不断传播开来。而潮汕抗战作为全国抗战尤其是广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策应主要战场、牵引敌人兵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汕头也因此留下许多红色文化地标。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汕头的红色历史更是成为采风团探寻的重点。连日来,作家们先后走进开埠历史文化陈列馆、汕头侨批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场公园、英雄石洞等著名红色景点,还游览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的总兵府与宋井等南澳岛历史景点,了解城市浓厚的红色历史。 ▲ 作家采风团来到红场公园参观。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来到红场镇,当地写满岁月沧桑的红军戏台和红军军营、排金山战役石刻、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所在地、刻有红军标语的巨石,无不默默诉说着革命老区往日的峥嵘岁月。采风团的作家们饶有兴致地走入英雄石洞,近200米长的石洞内弯曲起伏,窄的地方只能猫着腰才能勉强走过去,但作家们仍坚持走完全程,体验当年革命事业的艰辛。安徽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许辉表示,探秘英雄石洞既是探寻那段红色峥嵘岁月,感受大南山军民的革命斗争精神,也是鼓舞后人开拓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 作家采风团游览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的总兵府与宋井等南澳岛历史景点。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认为,革命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汕头开创革命根据地,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从此让汕头走进了中国的红色历史。建议汕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地的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旅游将当地经济带动起来,让老百姓从中获得实惠。“看到这么多珍贵的侨批,很震撼!通过了解侨批文化,对中国人的爱国思乡、艰苦拼搏有一种传统记忆,应该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朱小平是第一次来到汕头,他眼中的汕头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有很多党史遗迹。他认为,在中国的革命现代化发展中,华侨做出巨大贡献。华侨仍将是汕头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汕头华侨文化大有可为。 挖掘汕头精神意蕴 汕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靠着侨乡优势和侨胞智慧,汕头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汕头特色的发展道路。在采风的几天时间里,汕头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浓郁的侨乡文化、独特的潮汕魅力,令作家们印象深刻。 曾多次来到汕头的采风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作者及编剧朱秀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每一次来到汕头都好像看到一座新的城市。在他看来,采风有利于作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汕头精神,不管是汕头开埠历史、华侨文化、红色文化都有可供作家挖掘的素材,将融入他们未来的创作之中。 ▲ 作家采风团在东陇社区参观美丽乡村建设。 绿水青山,良田美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风貌让作家们眼前一亮。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经山历海》原著作者赵德发创作了不少乡村题材的作品,他对于濠江区东陇社区等汕头乡村有着另一种感受。他说,汕头美丽乡村建设做得相当精细、用心,就连街道上的垃圾桶也搭建成一座精致的小屋,完全超出想象。 ▲ 作家采风团参观亚青会主场馆。 “亚青会场馆非常气派,也很现代。”在跟随采风团参观我市的亚青会场馆后,《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记者杨鸥坦言主会馆将会作为一个城市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沈卫星也被主场馆建设所震撼,认为波浪式的造型非常美观,与汕头海洋元素、现代城市气质结合得非常紧密。 激发作家创作热情 在汕期间,采风团还做客汕头融媒集团,参与录制广播特别节目《北纬23.5度,听见汕头》和访谈类节目《工夫茶约》,通过广播FM102.5兆赫和汕头橄榄台直播,电台主持人采取访谈形式与作家们深入交流。在3小时的交流过程中,作家们畅谈对汕头此行的印象,分享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故事。精彩的电台访谈内容通过橄榄台和电波传向四方,吸引了33.8万多互联网用户以及一大批广播听众在线观看收听,不少网友还通过汕头橄榄台App等方式参与互动交流。 诗书言志,笔墨传情。短短几天,一个充满魅力的汕头,立体式呈现在作家们面前。朱小平告诉记者,此次采风活动除了要大力描述潮汕光荣的革命传统,还要挖掘侨界海外拼搏的光荣历史,通过作家的笔来宣传汕头、表现汕头。作为本次采风团团长朱秀海也表示,此次采风收获巨大,作家们不仅看到汕头的过去和现在,更看到汕头的未来。汕头从开埠到现在历经100多年,“看起来还像个小伙子一样、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汕头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作家们表示,将用自己的笔触和讲述,在更高更大的平台,向国内外传播汕头好声音,讲述汕头好故事,展示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特区的精气神。 莅汕采风的中国著名作家 在汕采风的中国著名作家意外地收到一份精美礼品:13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向“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团成员赠送《红色汕头》连环画系列丛书。在翻阅其中内容后,作家们认为,以连环画为表现形式,让人喜闻乐见,这是汕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 据了解,《红色汕头》连环画系列丛书由市委宣传部主编,通过连环画形式生动讲述革命时期汕头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如汕头红色交通线、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李多年母女、抗日英烈郑松涛、进步电影先驱蔡楚生等。《红色汕头》丛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已被推荐至中宣部作为建党100周年出版重点选题。 系列丛书的内容和形式,引起作家们的共鸣和点赞。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记者杨鸥坦言,以前大家小时候都是看连环画长大的,而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表现形式。汕头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用连环画的形式来体现和挖掘汕头的红色资源,“非常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沈卫星表示,现在有关百年党史的宣传方式有很多,以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汕头革命历史,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连环画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更具有宣传教育效果,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能把革命精神、中国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种子。 著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编、高级编辑陈先义认为,通过连环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革命光辉历程,讲述英雄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通过这种文学读物去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以及潮汕精神和汕头精神。 “用这种方式宣传红色文化,这是汕头市委宣传部的一种创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电视剧《乔家大院》作者、编剧朱秀海看过《红色汕头》连环画系列丛书后表示,这套连环画系列丛书将会不胫而走,市民读者在消遣、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
2014-06-23
2015-05-30
2015-03-20
2018-08-24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