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1月28日,中共潮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吹响了迈入新征程的号角。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未来五年,我们将如何后发赶超?新的一年,我们又将如何迈出第一步?本报梳理出此次全会勾勒的“潮州蓝图”。
开局之年,“高光”潮州要这样“争光” 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1+5+2”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一江两城一海湾”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7%
做好党建文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进。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学思践悟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 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严格执行市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政治历练。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广东“东大门”。 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一体推进全市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启动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基层基础保障。 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大力选育优秀年轻干部,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整治突出问题,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实对一把手的监督,巩固拓展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成果。 做精城市文章 建设特色精品城市 推进城市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努力建设有灵魂、有活力、有记忆、有温度、有品位的特色精品城市。 精心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按照“一江两城一海湾”格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完善新城总体规划,优化旧城功能布局,加快港产城融合,推动“小湾对大湾”。 精致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更新,清理整治城市违法建设,管控建筑风貌,加快道路、公园、市场、公厕等市政工程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城市主干道,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快县城品质提升,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精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牵引,加大投入,理顺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城市管理体制,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着力解决“脏乱差”、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全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精准服务。实施提升民生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新建、重建、改扩建一批高水平公办学校和幼儿园,下大力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十个以上公立医院项目、县级公立医院升级项目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做大文化文章 大力建设文化强市 潮州文化是潮州奋进新征程的独特资源、宝贵财富、持久力量,要全面系统深入开展研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引擎、经济新动能、城市新品牌。 打造文化大品牌。以潮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牵引,系统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5A级景区、世界美食之都“三区一都”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建设镇海楼、廖厝祠等文化地标工程,推进28条街巷“微更新”“微改造”,全力办好“潮州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推动非遗大发展。实施非遗传承弘扬提升工程,大力支持培养传承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加快建设非遗数据库、体验区、博物馆,推动非遗产业化。 推进文艺大繁荣。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文艺精品,加快推进“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文旅大融合。发挥文旅投资平台作用,以文旅为牵引带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支柱。 做深改革文章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赓续特区基因、弘扬特区精神,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姿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再立新功。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梳理出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进“放权强区”“放权强镇”,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背水一战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抓紧制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巩固拓展对口帮扶合作成果,积极承接优质资源溢出和项目转移。强化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的主体意识,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项目互补互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 做强产业文章 提高经济发展质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投资,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振兴实体经济为关键,以产业发展为牵引,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强化创新引领。全力创建国家级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区,发挥智能化应用专项基金引导作用,依托韩江实验室等平台开展陶瓷、食品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厚植传统产业优势。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行动。 强化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打造陶瓷、现代农业、临海、文旅、应急“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强化项目投资支撑。全力加快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甬莞高速潮州东联络线、碧桂园智能卫浴、华瀛LNG、三江连通、引韩济饶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市政、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发展保障。加快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凤泉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潮安经济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区,谋划实施“工改工”“工业地产”项目。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展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做全乡村文章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努力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土地同权化、发展区域化上下功夫,做到群众有钱、治理有序、支部有力、村民有文化、村庄有看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平台作用,壮大茶叶、水果、蔬菜、竹子、海水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潮州菜、工夫茶产业,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坚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扎实推进“米袋子”“菜篮子”等系列培育工程。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古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拓宽“三农”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各县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专业镇经济,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完善吸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开展新一轮帮扶乡村工作,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建立组团式、造血式、共赢式帮扶新机制。 做实生态文章 坚守生态环境底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动摇,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铁腕推进枫江整治。全力推进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最严监管打赢打好枫江整治攻坚战,推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截污纳管、污水管网建设,坚决整治“散乱污”企业,实现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持续深化综合治理。从严落实河湖长制,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持续开展凤凰山生态修复、黄冈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提升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成效。落实“五控一禁”措施,精细化治理城市扬尘,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强化垃圾分类和处理。开展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占乱排等破坏山体、海域行为。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升陶瓷、不锈钢、印刷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做细法治文章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潮州法治潮州。 着力打造安全的政治环境,落细落小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着力打造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揽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全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着力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科技赋能为重点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着力打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完善职能清晰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展望我们的“十四五”—— 一个理念 五大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任务要求,坚定后发赶超的信心决心,全力做好我市“十四五”时期工作,特别是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奋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潮州发展新局面,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推进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着力构建特色优势突出、系统合理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协调发展 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更加注重发挥潮州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各县区的特色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加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力度,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来抓,积极推动潮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 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长远之计,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提升韩江全国示范河湖创建成果,整治好保护好枫江、黄冈河等流域,加快形成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方式,使绿色成为潮州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推进开放发展 以崭新姿态扩大开放,紧跟全国全省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参与“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加快推动汕潮揭一体化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做好“侨”的文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把开放之门开得更大。 ●推进共享发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时刻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学医”,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不断满足潮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