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仍坚守在重点工程施工一线,他们在工地上挥洒汗水,用奋斗迎接新的一年。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北岸盾构段计划3月底试掘进,参建人员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抓紧进行盾构机的组装以及明挖段隧道的施工。 参建人员春节假期坚守施工岗位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中泰立交桥附近的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北岸施工现场看到,各个工点施工正酣,现场紧张有序。在盾构机刀盘焊接车间里,施工人员手持焊机,在火花飞溅的电焊现场忙碌作业。在明挖隧道段,多名工人在机械的配合下,正在进行隧道拱形结构的施工。 来自河南开封的逯铎,开着叉车在工地上来来回回地转运施工材料。这个年轻的小伙,笑起来很腼腆,是工地上八名叉车司机之一,也是年纪最小的一名施工人员,今年才20岁。当记者问及怎么没回家过年时,他坦率地直言道:“留下来赚钱呗。” 老家广东清远的李军,负责盾构机的组装。由于3月底盾构机就要始发掘进,考虑到工程进度,即使家在省内,他毅然选择留守岗位。李军是今年1月10日来到项目部,那时盾构机刚从广州下线,部件陆续运抵汕头。“从设备进场,我们就开启‘白+黑’组装模式,全力以赴确保3月底能试掘进。”李军说。 随着汕头海湾隧道的建设,汕头市民对盾构机已经不陌生了,一条钢铁长龙从地下钻过,一个完整的地下管洞就形成了。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掘进的盾构机,重达4200吨,主要包含主机、刀盘和后配套等部件,整机长度160米,刀盘直径14.57米,比汕头海湾隧道东、西线盾构机15.01米、15.03米的直径要稍微小一点。记者了解到,汕头湾海底隧道建设的盾构机“永平号”1月5日在广州已顺利下线,由于体积太大,整个盾构机分成盾体、刀盘等多个部件多次运抵施工现场,首先在地面进行初步组装,再分段分体吊装下井,最终在井下组成一条160米的“地下长龙”。 隧道盾构段计划3月底试掘进 汕汕铁路站前六标项目部盾构分部副总工程师刘弈言告诉记者,目前工人正在焊接的盾构机刀盘,一共分为7块,仅焊接就需要一个月时间。因为整个刀盘重约525吨,所以到时候要用一台750吨的履带吊将刀盘吊至始发井中。刀盘是整个盾构机最后进行组装的部分,预计要到3月中上旬才会把刀盘部分吊下井进行整体组装。而盾构机的首件台车计划2月16日吊下始发井,这是盾构机的后配套设备,主要为主机提供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 在采访时,盾构分部土建经理杨伟刚指着眼前已完成主体的盾构始发井告诉记者:“你看,这个始发井深25米,相当于8层楼高,就是为盾构机下井组装并进行地下掘进的地方,盾构机将从这里开始一路向南,穿海而过,最后到达妈屿附近海域的拆解室。” 杨伟刚进而介绍道,连接着始发井的是隧道明挖段,一共300米长,目前已完成约40米,在盾构机始发前,明挖隧道将完成160米,满足盾构机整体始发条件。 据了解,汕汕铁路跨海隧道全长9781米,分为海域段和陆域段,由南北岸相向而行施工,从南岸往北采用矿山法,从北岸往南采用盾构法。据刘弈言介绍,北岸盾构隧道段总长2169米,自始发井开始,先后穿越地层从淤泥质粘土至弱风化花岗岩,地层和岩层多样,差距巨大且存在大量上软下硬地段、砂层段及孤石地段。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操作、参数控制、设备性能、泥浆配比等要求十分严格。从始发井往南,项目即遭遇第一个难点,约280米长的超浅埋土质段,覆土深度6.5米,而且隧道始发30米左右就是中泰立交桥路段,需要在施工前对桥体进行加固,保证桥梁和施工安全。越接近内海湾,施工难度也逐渐变大。 尽管隧道项目面临重重困难,但项目部已做足了准备迎接挑战。新春伊始,参建人员铆足干劲、鏖战正酣,朝着目标一步步地向前奋进。 本报记者 蔡晓丹、陈史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