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 0
首页 潮州新闻 潮州新闻 查看内容
清代将军府第深藏一段红色故事
admin 2020-9-3 09:15 |原作者: 大华网 |来自: 潮州日报
1076 0
摘要:   清代“金吾第”门亭 “金吾第”正门 “金吾第”主座屋架 “金吾第”主座屋架 始建于明代的李氏家庙  韩江东岸湘桥区磷溪镇南境,金沙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七屏山脚下。青山掩映、秀水环绕间,坐落着一座名叫“仙美”的小村庄。赵郡李

49151599093824224.jpg
  清代“金吾第”门亭


 “金吾第”正门


 “金吾第”主座屋架


 “金吾第”主座屋架

17211599093824256.jpg
 始建于明代的李氏家庙



  韩江东岸湘桥区磷溪镇南境,金沙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七屏山脚下。青山掩映、秀水环绕间,坐落着一座名叫“仙美”的小村庄。赵郡李氏一脉在此开基繁衍,已经有600多年历史。

  仙美村地方虽小,却是一片文化沃土。数百年间,众多村民离乡背井、闯荡海外,形成独特的侨乡文化。清代初期,村里一位名叫李青的武生,投身行伍,东征西讨,官至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副总兵,回乡修建家宅“金吾第”,造就显赫的宗族文化。解放战争时期,村子以深厚群众基础和“金吾第”隐秘地理优势,成为秋东武工队据点,一系列对敌斗争由此展开,谱写下激情的红色文化……

  今天,依山傍水的仙美村,生活环境安逸舒适,菱角成熟时节,采菱船在池塘中穿梭荡漾,引来摄影爱好者争相拍摄。而该村更加动人的文化风景,仍等待着外界去品读回味。

  

  清代“金吾第”:

  吴六奇旧将卸任后助镇潮州海防

  盛夏的一个下午,我们走进仙美村探访,骄阳炙烤下的村道热浪滚滚,村民们都躲在阴凉处避暑,整座村庄显得空旷而宁静。

  仙美村是单姓村,家家户户都姓李。元末明初,赵郡李氏宗派的一支辗转来到此地开基创祖,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蔚为潮城一大宗族。

  位于村子中心的李氏家庙,始建于明代中期,后世虽多次重修,不少古建筑构件仍被保留下来。门楼间背面的匾额是2018年所立,上面镌刻“赵郡宗派”四字,表明了仙美李氏的郡望。

  仙美村民心目中极为崇敬的一位先祖李青,字辅臣,生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清代顺治年间,以武生投入协镇潮州总兵吴六奇麾下,随军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战功,历任中军守备、中军都司,康熙年间调任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副总兵,升授金吾将军。卸任回乡后,李青应吴六奇之子、黄冈副将吴启镇之邀,在黄冈参赞军务长达10年,协助镇守潮州海防门户,58岁时卒于黄冈。

  仙美村的文化爱好者李卫森带领我们,来到村里的地标建筑“金吾第”参观。这座府第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李青卸任回乡后所建,前部为三进两天井格局,后面修有土楼和书斋。府第前方的门亭和照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进行修缮,门亭上“缵绪亭”“江山聚秀”以及照壁上“鸿禧”的书法,出自村中前辈、著名书画艺术家李开麟先生手笔。

  李开麟先生(1908—1995)别号“藕堂”,早年师从潮州著名画家王显诏、潮州儒乐名家丁思益,后入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师从艺术大师王个簃、诸闻韵、诸乐三、潘天寿、刘海粟等。其诗、书、画、印均有精深造诣,并精通音乐、教育、舞美及潮剧编剧,先后任原汕头画院画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潮剧院舞台美术设计等。

  走进“金吾第”主座,只见屋架、梁柱仍保留着清代初期潮式建筑的古朴风格,厅堂上悬挂着“联奎堂”的匾额,是2015年重立。据李青十一代裔孙、文史工作者李来涛老师介绍,李青之孙李克瑛传下七个房头,各房头子孙皆习文,多为监生或秀才,“联奎”意为奎星联袂而至,代表家族文运昌盛。

  穿过后厅,一座方形土楼呈现在我们眼前,墙体是坚固的三合土夯筑而成。这座土楼既是仓库,又可作为堡垒,据说抗战时期鬼子进村,不少村民就藏身其中。

  “金吾第”曾是仙美村最气派的建筑,“文革”时期遭遇浩劫,许多老物件流失。现在府第前厅收藏着李青和李克瑛的墓碑,还有一块重约200斤的大石,相传为李青练武石。

  

  武工队秘密据点:

  解放战争暗流涌动的地下对敌力量

  李青“金吾第”,不仅承载着仙美李氏宗族的历史荣耀,还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

  革命战争年代,李青的后裔李开胜从这座府第走出去,入读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范学院),并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反蒋工作。1938年,李开胜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回广东原籍,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潮汕地区多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在这个关键转折点,时任中共潮澄饶县委书记许士杰决定成立秋东武工队,开辟新区斗争,李开胜被任命为武工队队长。

  李来涛老师介绍说,“秋东”是指当时的秋水乡、东厢乡地区,涵盖今官塘、铁铺、磷溪山前片,以及溪口、仙田、塘边、埔涵等村,即韩江东岸一带地区。由于仙美村抗战时期有群众基础,又是李开胜家乡,且背靠七屏山脉,有战略位置上的优势,故秋东武工队将仙美村作为秘密据点。李开胜就是在“金吾第”原李青住房中开展日常工作,许士杰、李习楷、余锡渠等中共地方领导干部,也曾多次聚集于此开会议事。

  秋东武工队在仙美村宣传政策、扩大影响,得到许多村民的拥护,他们主动为武工队放哨、送信、提供食宿。随着群众工作的扎实开展,村中建立起地下基干民兵队150多人,一般民兵100多人,并输送一批青年学生、农民上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参加武装连队。

  1949年,李开胜率领秋东武工队,展开风云激荡的地下对敌斗争,为潮汕解放作出积极贡献。先是,仙美村遭到国民党联防队“围剿”,武工队闻讯由村后果园撤退,隐蔽于七屏山上,借着夜色安全撤离,保全了有生力量。

  4月,在中共潮澄饶县委地下工作者的策动下,汕头警训所学警中队长卓积基率队起义。李开胜和武工队副队长余堂等奉命进汕接应,同时在仙美村安排好后勤工作,准备迎接起义队伍进村歇息。因情况变化,起义队伍未经过仙美村,后勤队员便把准备好的食物送到北坑交通站。

  4月下旬,潮澄饶县委组织突击队,准备攻打驻隆都店市深田仔的饶平自卫大队第6中队许在和部。突击队先在仙美村隐蔽,武工队派副队长余堂、队员李彦川配合作战,同时派麦希、陈枚等到仙田公路烧毁桥梁、切断电线,在外围袭扰敌人,其他同志负责运输弹药和后勤保障。是役战况十分激烈,几乎围歼敌军,李彦川一马当先,击毙敌警察局长。武工队随后向店市老百姓开仓放粮。

  秋东武工队还在周边实行统战工作,通过对秋水乡长的开导、争取,顺利接受秋水乡公所,缴获枪械十多支。取得开明士绅的支持,建立武工队联络点,秘密救治游击队伤员,筹集器械、药品支援凤凰山根据地……

  1949年8月底,潮汕解放在即,秋东武工队接上级指示,全力做好政权接收工作。10月,潮汕全面解放,李开胜任潮安县第四区委书记兼区长,同时筹建各乡村农会。至此,武工队完成了对敌斗争任务,工作重心转入政权建设。

  今天,我们穿行在“金吾第”的庭院间,满眼尽是岁月流淌过的痕迹。李卫森告诉我们,这座府第一直居住着李青的后裔,最高峰时曾有140多人口。近些年,住户大都已经外迁,目前唯有5位老人和一对中年夫妇留守。府第中许多房间门窗紧锁,如同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等待着后人去重新开启。

  2012年,李青“金吾第”被列为湘桥区不可移动文物,而其所蕴含的文史价值,仍需要更深入发掘研究和保护活化。

  

  村俗见闻

  八乡共祀韩文公

  临近傍晚,暑气渐渐退去,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活动。村西,金沙溪(光绪《海阳县志》作“金山溪”。当地人称溪畔有一小丘曰“金山”,故将此水命名“金山溪”)在落日余晖中泛着琉璃波纹,不少村民来到溪边乘凉、闲聊、洗刷衣物。向西面举目眺望,江东镇的急水塔清晰可见。临岸几方池塘里,碧绿的菱叶铺满水面,白鹭不时低翔而过……

  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煜锐介绍说,仙美村现有600多户2700多人口,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菱角是村里的特色产业,目前种植面积约200亩,为周边一带较大菱角种植基地,远近闻名的金珠池菱角,就是仙美村的特产。

  人水和谐、环境优雅的仙美村,旧时却是另外一番光景。由于金沙溪最终汇入韩江东溪,雨涝时节江水倒灌、洪灾泛滥,田园常常受浸失收,尤其沿岸古堤、仙美黄、内坑、旸山、急水、饶砂、仙美、厚洋堤八乡,更加深受其害。生产艰难、生活困苦,迫使不少村民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外出谋生,仙美村于是成为知名的侨乡。文史工作者李来涛老师说,清代以后,越来越多人过番南洋,村里十户之中有六七户是侨属。

  当地口述相传,金沙溪是韩愈刺潮时疏通的水利沟渠,此说尚无从考证。虽然雨季常常发生洪灾,但金沙溪仍是一方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当地人感怀韩愈治水功绩,明代末期在金沙溪与韩江东溪交汇处的龙门关修建过一座韩文公祠,并且至今沿袭着祭祀韩愈的风俗。

  李来涛老师告诉我们,金沙溪雨季内涝的现象,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困扰。到了旱季,为抢夺灌溉水源,各乡又时常发生械斗。到了明代天启年间,旸山乡绅陈期诏(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陈廷策、陈衍虞祖先)倡议,由沿岸八乡共同出资兴建龙门关韩祠,同时成立韩祠理事会,协调八乡水利事务,置办庙产作为水利、行祭经费及应急震灾之用,因此,龙门关韩祠可视为金沙溪水利管理机构。

  龙门关韩祠规模不大,大约相当于一般乡村神庙。但有了这个水利管理机构,八乡用水矛盾趋于缓和。清代同治年间,潮州总兵方耀又率领八乡民众,对龙门关出水沟进行整改,金沙溪内涝现象得以进一步缓解,农田灌溉也更加便利。乡民感恩方耀的功德,将其塑像配祀在韩祠偏殿。

  自从建成龙门关韩祠,八乡便流传下一个特别的风俗——九月初九纪念韩文公诞辰。每年重阳节,八乡轮流主办祭祀韩愈活动,追思先贤治水功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每个乡时隔八年才轮到一次,因而祭祀活动格外隆重,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不但有丰盛的祭品、庄严的仪式,还请来戏班日夜表演。祭祀完毕,胙肉按规定分配给乡民享用,账务清算审核后移交给下一轮的主办乡掌管,并开标庙产中的田园、池塘筹措经费。

  清代末期,仙美村前还发展起一个小集市,村里的商贩聚集于此,经营各种各样的店铺。左联烈士洪灵菲的父亲洪舜臣,到府城创办“荣春堂”药行之前,便曾在这里开设药店行医。如今,通往溪边的村道旁,仍可以见到一些废弃的老式店铺。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金沙溪内涝之患得到解决,龙门关韩祠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拆除,而潮州人的崇韩情结却世代延续下来。时至今日,沿溪八村仍然沿袭着九月初九纪念韩文公诞辰的风俗,这是当地民众对韩愈治潮功绩、对一位优秀官员真挚的颂扬和敬意。

  □ 文/本报记者 江马铎  □ 图/本报记者 黄春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评论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4-11-18 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