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出租车进行消毒。 □ 文/图 本报记者 丁玫 通讯员 余育闺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做好为市民旅客出行服务的同时,严把道路运输“三关”,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标准,为广大市民旅客营造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 把好道路运输行业 消毒保洁关 为做好道路运输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各客运站场、客运企业、公交企业、出租车企业、网约车平台公司,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组织集中消毒、司机自行消毒等方式,严格落实营运车辆的每日消毒保洁工作。并对各客运站场、客运企业、公交企业、出租车企业进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专人每天联系各客运单位,每天分组深入全市各客运站场开展客运防御工作检查督导,压实各运输单位各项防御措施。 记者了解到,各站场均切实加强消毒保洁工作,严格执行对运营车辆“每日一消毒、每一车次一消毒、每一班次一通风”制度,特别是对乘客接触较多的扶手以及座椅、地板、刷卡机、投币箱、扶手、吊环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清洁,不留死角,并在消毒后的第一时间对车厢开窗通风,确保乘客乘车时车厢空气清新无异味。目前,全市5个客运站场,2个公交站场,对投入运营的客运车辆90辆、公交车运营车辆81(含3台电瓶车)每天均进行消毒处理。此外,全市共享单车也同样落实消毒工作。 同时,为全力做好道路客运行业防疫管控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停运了大部分客运和公交班线,只保留部分运营班线以满足旅客必要出行需求,关停部分客源稀少的客运站、公交站场,集中防疫力量做好主要站场防疫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潮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防疫期间客运、公交运营情况的通告》。 把好道路运输 从业人员健康关 “谢谢你们!”在鸿伟出租车停车场,当出租车司机从市交通运输局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成员手中接过口罩时,连声道谢。 “疫情发生后,我局按照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公交和出租车企业要加强对所属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做到‘无口罩不上岗’。密切掌握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每天对上岗参加营运的从业人员测量体温,如发现体温异常的不得安排其上岗。”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印发了《致全市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一封信》,建议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拒绝或减少参加各种公众聚集活动,主动接受体温测量并佩戴口罩上岗,体温异常应及时就医。刚从重点地区返回或与重点地区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应主动向所在企业汇报并进行自我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结束后无出现病症的方可上岗。 把好乘客 身份体温信息真实关 如果市民最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发现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出租车,都会多了一道程序——出示身份证登记信息,并进行体温检测。 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安全,确保乘客有效溯源,1月22日起,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各包车客运企业落实特殊时期客运包车实名制制度,对每位旅客进行实名制登记,确保乘客出现疫情的情况下,可以开展疑似病情跟踪溯源防控工作。2月2日起,要求所有营运车辆(含客运班车、包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搭载乘客必须查验乘客身份信息并做好登记,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乘客要采取详细信息并及时报告。还联合市公安交警支队发布公告要求进入潮州的外籍客运包车进入指定汽车客运站落实进行体温检测及身份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车辆运营期间,乘客拒不配合、不佩戴口罩、不接受身份信息登记的,司乘人员应拒载,并视情况做好登记并及时向辖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因司乘人员未执行乘客实名登记制度、信息登记不完整或未及时报送信息造成乘客无法溯源的,将追究企业和司乘人员的责任。 随着我市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市交通运输局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还积极支持运输企业复工复产,统筹调配了口罩、酒精等物资驰援市直部分公交企业、客运站场,指导各道路运输企业要备足防疫物资、落实防疫措施,继续执行对站场、车辆的消毒工作,合理制定员工轮班、轮休计划,全力保障员工安全。要求运输企业落实对返潮员工的排查,建立台账,特别要排查重点地区从业人员及其车辆的动向,通过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确认车辆位置,电话联系从业人员确认其位置,确保一日一联系,并每天上报。不得安排从重点地区返潮的从业人员及其车辆立即上岗,应督促从业人员及时进行自我隔离,在隔离观察期结束后无出现病症方可上岗。切实做到“一断三不断”,即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