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欢欢) 购买食品时,食品包装袋上的蓝色“QS”标志一直被人们视为安全的象征。但是从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QS”标志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改为“SC”加上14位阿拉伯数字。昨天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超市及便利店货架上的食品产品包装袋上,都印上“SC+数字”,以后市民要买上安全食品,要认准“SC”开头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据了解,根据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章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服役”多年的“QS”标志,从2015年开始更新为“SC”编号,并逐步取代。过渡期为3年,即在今年10月1日起,“QS”标志便正式“退役”。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及便利店发现,食品货架上的绝大多数产品的外包装上的“QS”标志均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SC”数字编号。记者留意到,“SC”并无明显认证图标,通常出现在食品包装背面的厂名厂址或配料表之后,格式基本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数字”。在记者随机查看了几十种食品,仅有炼奶、腐乳、老陈醋、拌面酱等几种食品中,仍有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上印有“QS”标志,生产日期均在2018年10月1日之前,且在保质期内。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尽量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给予生产者最长不超过3年过渡期,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所以10月1日前生产、在保质期内、带有“QS”标志的食品,允许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也就是说,目前市面既有“QS”标志的产品,也有“SC”编号的产品,但带有“QS”标志的食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退出市场。而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可以达到识别、查询的目的,从而实现对食品的追溯。消费者通过编号即可查询出食品的种类、原料源头等信息,能够吃得更加放心、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