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林正在查询和分析数据。 本报记者 李灿霞 摄 □文/图 本报记者 李灿霞 见习记者 陈思凯 坐在电脑前,双手灵活地敲打着键盘,屏幕上显示出一连串代码……这是民警陈焕林日常办公的场景。 今年27岁的陈焕林是市交警支队综合大队一名计算机与系统管理员。他虽不用像其他交警一样奋战在各个路口,但却在背后默默维护着各类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为交警相关决策或行动提供数据参考。因表现突出,在工作的短短几年里,陈焕林就被评为广东公安十佳科技应用能手。 充分分析数据 协助侦破案件 科技岗的工作繁忙且复杂。无论是分析嫌疑车的相关轨迹,或是统计路口交通违法次数等等,陈焕林在分析、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陈焕林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协助交警部门侦破肇事逃逸案件。起初,市交警支队还没有一个整合全市卡口设备资源的平台。当时,在知道嫌疑车车牌的情况下,陈焕林利用数据库查询相关的违法数据、过车数据,分析出嫌疑车的相关轨迹;在不清楚嫌疑车车牌的情况下,他经常翻遍每一个卡口可能拍下的每一张嫌疑车的照片,只求在茫茫的数据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后来,他参与开发的狼蛛执法助手上线后,该助手整合了全市的卡口资源。陈焕林不仅通过该助手对嫌疑车进行布控并告知同事嫌疑车的出现地点,还利用过车轨迹、车辆特征为同事提供嫌疑车的相关图片,为交警部门准确、及时地打击交通违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任劳任怨 及时维护交警各种系统 交警部门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系统平台,包括用于办理业务的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用于查缉布控的集成指挥平台、用于方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用于组织交警学习的交警网校,还有用于发布重要文章的支队网站等等。这些系统平台网站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陈焕林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维护系统往往又是一项技术难度高、专业性强的工作。 一些同事在工作时遇到电脑系统出现问题,也经常向陈焕林寻求帮助。陈焕林坦言,他曾一天内接到十几个求助电话。有时某个系统出现复杂的问题,陈焕林也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家常便饭。就这样,陈焕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默默做好交警支队计算机与系统管理员的分内工作,为推进支队的基础信息化工作尽心尽力,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