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冰) 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春节期间,部分年轻人因各种名目花费不少,有些甚至成为“年光族”,他们戏称过年就是“过劫”。 “节前忙着买年货及走家串户送礼。春节期间又各种花费,赚的都不够春节花。”“90后”的林小姐在一家私人工厂上班,她坦言,私人工厂没有什么年终奖。以前总是长辈给她压岁钱,现在有收入了必然要回报。这个春节,她给父母每人包了一个666元的红包,给自己和弟弟置办了两件衣服用了近800元,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时给小孩子每人100元压岁钱,朋友聚会、聚餐约600元……加起来大约用了3000多元,年底的工资基本就花光了。“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还不够春节这几天花的呢!”林小姐有些无奈地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类似林小姐这样节后成为“年光族”的年轻市民有不少。他们大多工作时间不长,积攒的钱财不多,春节期间除了给家中长辈或小孩压岁钱、买礼品外,还面临着购买年货、购置新衣、旅游交通、聚会娱乐等多项花费。不少年轻人感叹,过年过得实在压力山大,正所谓“辛辛苦苦赚钱过年,节后回到‘解放前’”。 采访中,也有部分市民认为,幸福的春节,不是靠花钱才能过上的。年轻人春节开销太多的,大多是‘爱面子’或‘功利性’的花费。春节的花销,应理性控制,不应将春节变成一种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