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潮州产业升级。”“尽快创建潮州小食一条街,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品位。”“全线推进拓宽改建护堤公路,提升城市交通格局。”……2018年潮州市政协委员踊跃提交提案,经审查立案122件,合并后交办106件,办复率100%。数字无言,展现的是政协潮州市委员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方针,助推我市振兴发展的履职遵循。
砥砺奋进,履职担当。2018年,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与市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把“双向发力”摆到突出位置,组织带动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深入一线问需问计,为潮州改革发展提供更好的“政协方案”。 明确一条主线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018年,市政协紧扣改革发展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先后开展9个大型的专题调研活动,并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议政,形成建议案报送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助力解决城区“行路难”;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潮州市政协政治站位高,作风团结务实,履职尽责,效果明显,助力潮州振兴发展,值得充分肯定。”市委书记刘小涛对市政协工作予以肯定。市委副书记、市长殷昭举也作出批示,要求将委员建言分门别类转达我市各相关单位,形成具体推动措施,加快潮州高质量发展。 要用好力,先要用对力。市政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政协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市政协旗帜鲜明讲政治,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协履职的根本,自觉接受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 强化思想理论引领。市政协注重抓好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通过党组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委会议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得到省政协领导充分肯定和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设立市政协机关党组,加强政协党组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坚持两大理念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2018年,市政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协商议政、服务发展作为履职重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聚焦民生事业重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回顾全年的提案、建议、调研主题、社情民意信息等,既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完善交通路网、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也有教育、医疗、环境卫生、公共交通、小区物业等事关民生改善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在提升民主协商成效方面,做到更高质量地完成提案工作,协商议政更有针对性,调研视察更加深入,民主党派专题议政更加有效。 ——围绕特色经济发展课题,就“打响婚纱晚礼服名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打造中国食品城”“加大博物馆之城建设力度,提升潮州旅游文化品质”“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PPP投融资模式在我市应用”等开展专题议政,助推相关产业发展。 ——围绕特色精品城市建设课题,就“加快韩东新城开发建设”“完善推进我市绿道建设,畅通市民出行健身环境”“打造智能交通,助力城市治堵”等课题协商议政,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建言。 ——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才优势,着力提高议政效果。去年,市政协以“结合我市创文工作,强力整治三轮车运营乱象”等为主题,开展3场民主党派议政活动,邀请市政府领导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现场解答委员提问,共同探讨破题方法,收到了较好成效。 在强化履职为民理念方面,市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将“为民”二字贯穿在各项履职工作中,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找准切入点,组织委员调研,形成考察报告,送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受省政协委托,市政协组织驻潮省政协委员赴湖北、广西学习考察“绿色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成果得到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要求各县区学习借鉴报告中外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落实。 ——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对韩江、枫江等流域污染整治情况的视察活动;组织民主党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学习考察活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大北溪水系整治力度”的重点提案督办活动;开展对市中心城区“治六乱”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和农村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情况的督查活动。 ——落实脱贫攻坚举措。扎实做好市政协挂钩联系的饶平县建饶镇锡坑村精准帮扶工作,累计多方筹集400多万元,先后完善村党员活动室、公共服务站和村文化广场,修建灌溉水渠和蓄水设施,建设村公共服务综合楼等工程,该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推进三项转变 ——“数量型”变“质量型” “答复型”转“落实型” “被动型”改“主动型” 市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调研活动。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10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坚定作出上述表示。 置身伟大时代,投身伟大事业。市政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继续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激发广大委员履职热情,主动作为,有力有为,推动我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数量型”变“质量型”。一方面,以提高提案质量水平为抓手,通过加强知识培训,选准提案主题,拓宽知情渠道,深入调查研究,严格审查工作,规范立案标准,提高提案质量。另一方面,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为关键,制定和实施潮州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评价办法,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完善重点提案督办机制,形成交办、办理、督办、落实、答复、反馈等较为完善的提案办理机制。 “答复型”转“实效型”。市政协以发挥提案监督作用为重点,对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实行常态化监督,着重对立案的提案进行跟踪督办,通过集中调研、集中协商、集中督办,促进相关工作有效落实。去年,“全线推进拓宽改建护堤公路的建议”等11件提案确定为年度重点提案,分别提请市党政主要领导和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督办,推动提案工作更好落实。 “被动型”改“主动型”。市政协顺应新时代统一战线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的工作,提升协商平台的凝聚力,扩大联谊活动的影响力,增强文史工作的感染力,广泛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委员管理服务能力;利用专委会人才智力优势,主动承担调研视察任务;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机关服务能力。 心系发展 情系民生 ——2018年市政协提案工作亮点纷呈 市政协委员提案。 2018年3月15日,“布局2018潮州跨境电商峰会”在潮州举行,吸引了潮汕地区400多家跨境电商蜂拥而来。政策解读、数据分析、主题演讲……会议以多种形式介绍了跨境电商对传统制造业营销方式的改变和服务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模式,为本土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寻求业务合作搭建平台。 这次活动,是我市相关部门积极办复市政协提案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市政协常委会严格把关,提升提案质量;加强沟通,推动提案落实。据统计,去年市政协共交办提案106件,为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紧扣发展大局 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委员们就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潮州产业升级,提出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如促进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市商务部门认真落实,把跨境电商作为培育商务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与知名平台的沟通联系,培育优势资源,努力推进我市跨境电商的发展。此外,加强对我市企业品牌建设扶持鼓励政策的提案、认定并扶持潮州市互联网协会创新创业基地的提案等同样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落实,对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聚焦城市建设 优化城市综合功能布局 委员们就全线推进拓宽改建护堤公路,进一步提高我市公交车服务质量,推进我市“村村通”客运班车建设,完善红山森林公园绿道建设等关系我市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意见。如积极实施乡村“厕所革命”的提案、关于打造智能交通的提案、关于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提案等。 情系民生福祉 促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委员们围绕推动我市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市零售药店监管,加快市绵德小学、绵德幼儿园建设,推进潮州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等关系医疗、教育、养老、扶贫、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问题积极提出提案。其中,针对规范护工行业、提升公共医疗整体服务水平的提案,市卫生部门由此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工作规范,并制定相应行业标准,保护患者及护工的合法权益。 促进文化繁荣 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委员们就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我市北部山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提案。如尽快创建潮州小食一条街提升旅游品位的提案、规范和促进民宿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开展君子文化教育的提案等。 文图/本报记者 陈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