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潮州新闻 潮州新闻 查看内容

营造治理新格局 建设美好新潮州

2018-4-20 09:59| 发布者:admin| 查看:249| 评论:0|原作者:大华网|来自:潮州日报

摘要: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广东提出了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近来,潮州坚持“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以查促学、以学促干”,不断推动学习贯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广东提出了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近来,潮州坚持“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以查促学、以学促干”,不断推动学习贯彻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潮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小涛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键在落实行动上见成效。潮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统揽一切工作的总纲,全力实施“1+4”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改革更加深化、产业更高水平、开放更高层次、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答好潮州考卷。

  ●南方日报记者 廖奕文 苏仕日 通讯员 陈榆

  全域协调引领

  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更是潮州实现振兴崛起的时代使命和坚定信念。

  潮州经济总量小,人均GDP距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要实现进位赶超,高质量的发展压倒一切。

  去年6月以来,潮州实施“治六乱”大行动,补短板、优环境、促民生,肉菜市场改造、西湖夜景提升、中山路工艺街改造、“一江两岸”灯光秀等受到群众好评,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幅度全省第一,韩江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干部士气提升、企业信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全面跃升。

  当前,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发展差距,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为此,潮州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为抓手,统筹全域协调发展,以高铁新城、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为平台,打造沿海沿江沿高铁经济带,大力推动191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90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上,潮州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潮州提出,要用3年时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用10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再经过一个时期的持续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打造潮文化精品城市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园上,潮州内外发力。对内,潮州着力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凝心聚气的人文环境、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规范高效的营商环境,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外,潮州加快推进汕潮揭一体化合作,深化与中山对口帮扶合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溢出机遇,同时用好侨资侨力,打造“乡贤反哺工程”,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和开放合作,实现多元化发展。

  力争三年打造

  “5个500亿”产业集群

  3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实施完成的“高品质电子陶瓷元件关键技术及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潮州连续第三年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事实上,潮州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大创新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潮州提出重点做好科技、金融和人才三个支撑,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实体经济上,潮州将不断推进品牌和质量战略,建立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擦亮“中国瓷都”品牌,示范带动服装、食品、不锈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兴产业聚集上,潮州将集中力量,力争三年打造陶瓷产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5个500亿”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潮州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现代化制造模式,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提质增效。

  在这背后,是潮州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激活人才、资金、技术、土地、政府服务等要素资源实现创新性的优化配置。去年以来,潮州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措施106条”“人才新政23条”“科技创新18条”等“1+N”系列政策,搭建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奖励企业上市融资。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新格局

  走进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一张显眼的乡村振兴规划效果图挂在村委会门口,上面清晰列出了杨厝池整治、党建小公园、社光新村等惠民项目。社光小学老校长丁镇全说,社光村发生现在的变化,关键在支部,关键在制度,关键在治理。

  在社光村,党建“五有”标准深入民心,“讲话有人听,活动有阵地,集体有经济,办事有制度,问题有解决,”村支部书记陈金中说,“党建统领全局,治理不留死角。”

  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潮州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键手”。在基层党建实践中,潮州创新推行“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月度推进、季度交流、年度考核”模式,构建“1+N”基层党建新体系;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扩大一批先进支部,提升一批中间支部、整顿一批后进支部,制定党员行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两个作用;实施党建十二项创新动作,开展“村书记论坛”、大学生“村务助理”招聘、建立推行基层党建督导员队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

  有了基层党建的强力支撑,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治理集中,“乡贤治理”“楼长制治理”“巷长制治理”“律师进村”等社会治理品牌不断发挥优势作用,实现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同理”,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接下来,潮州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严字当头、铁腕治乱、重拳惩恶,突出重点地区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全面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严肃查处“关系网”“保护伞”,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和“大排查+大数据”模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外出乡贤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社会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074.07亿元,同比增长6.9%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1.05亿元、增长10.2%

  ●城镇化率64.5%;民生支出112.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78.9%

  结构转型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9.72亿元、增长6.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增12.6%,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8%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2件,在粤东西北处于第2位

  ●上市和挂牌企业达到56家

  创新驱动

  ●2017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总数达到72家

  ●中国潮州(餐具炊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挂牌运作,成为全国17家快维中心之一

  ●连续3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3年引进“扬帆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数量居粤东西北第1位

  ●创新驱动“八大举措”有3大项指标处于粤东西北前3名,其中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排名第一

  基层治理

  ●对村(社区)党员6万多名进行全员培训,实施农村党员家庭挂牌近5万户,建立1084名后备村干部组成的人才库,招聘村务助理58名,聘请党建督导员275名

  ●全市53个镇街、1017个村居划分为2741个网格,合理配备网格员2785名,实现网格化全覆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